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01
见我背贴暖宝宝,脚上贴脚贴,还带了一个暖手壶,同事惊诧不已地问我,你这是干什么去?
我说去给手扎银针,都一个月了,还在疼。
同事说没效果,就换个医生。这么冷的天,你去扎银针,哪里没有烤灯吗?设施如此简陋,你就换一家呗。
可我不愿意换,因为我有我的理由。
我手扎银针这么久还在疼,不能怪医生医术不行。因为我扎一天,停两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月去扎10次,有效果,肯定也很缓慢。
易老师扎银针的手艺,我是绝对信服。人家可是当年支援云南昆明那一带的行**医。
回来又医院上班。现在退休在家,是继续发挥余热,为大家服务。
易老师目前已80多岁。他不说,你是看不出他真实年龄的,薄薄的嘴唇特别会说话,爱摆龙门阵。
经常他的诊所里欢声笑语。
02
我母亲年得肺癌。因为听闻银针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所以,我提前到易老师处与他进行沟通,即我母亲来扎针时,给她树立信心,说这个病有希望医好。
后来医院输液,下午我就会骑电瓶车载着她到易老师处扎银针。
易老师处扎银针的人特别多。他没有因为我母亲是绝症病人而放弃,也没有因为我的母亲是绝症病人而嫌弃。
每次去,易老师都笑眯眯地给母亲扎上银针。易老师说肺癌喝折耳根泡水好。他把自家地里的折耳根折来给母亲。
易老师的地里还种有薄荷。有时陪同病人来的家属,到他院子周围转悠,看见他诊所外一小块儿地里,种有这些实用的草药,会向他要。他都会给。
易老师的诊所在自己家里,屋后有很长一片竹林,夏天凉快,冬天暖和。许多人找不到这里。
来这里的人都是熟人介绍,一个传一个。病人走的时候,易老师又会热情地带他们出门,替他们指路从哪里走最近。
母亲去世以后。前段时间,我手疼,才想起易老师。
我直端端地骑电瓶车就到了他家。他家门口的大*果树没了。房门微敞开,一只黑狗坐在那里。
“难道易老师不就诊了,或者人已……”毕竟已80多岁的老人,我想易老师是不是已不在人世。
03
我拨通电话,易老师出来迎接我。我一看原来他的诊所从院后,移到了院前。
以前的诊所纯粹是农家小院,现在的诊所是装修一新。
病人看病,除了医治效果,还有关心花多少钱。看着易老师装修一新的诊所,我心想,现在费用肯定涨得很多!
几年不见,易老师仍旧那么热心、那么健谈、病人照样络绎不绝。从开小车的有钱人到刚从地里出来,满腿是泥的农民到他这里来,都是病人。
大家无高低贵贱。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围坐在圆桌前。或露手、或亮背、或伸腿,头上、脸上、脚上……哪儿疼扎哪儿。
扎完针,我问多少钱?
10元!
几年前10元,现在依旧10元!难怪易老师这儿人多为患。印证了一句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
所以同事说,易老师处设施简陋,医院,我不换。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医院设施很好,但花的钱很多,我伤不起。
有钱没钱,均价10元,除非你特别事儿多加几元钱。遇见特困难的,还会为你少几元。天下的好事儿,在易老师这儿能碰上。
04
易老师是一个知识宝典。不像有些医生,病人问问题一问三不知。不是医生不知道,而是他不理你,不为你解答疑问。
易老师不同,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同事让我问易老师,他的舌头麻木,扎银针有效果吗?
医院去检查一下。易老师不像一些医生,当有人向他们咨询一些问题时,他们会说,让病人亲自来检查了才知道怎么处置。病人来了就一通忽悠。
而易老师不,他认为自己没把握的,就会医院去。
良医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能够把病医好;一种是知道自己治不好,而把病人推荐给其他医生。
人与人之间好不好,向他借钱就知道。陌生人之间借钱根本是行不通的。即使你生病住院,首要条件也是先交钱。
在易老师处遇见一件奇葩事。
当时有个广汉来的男人。他是钢筋工,总说自己的大脑疼,请易老师给他扎银针。
05
易老师根据他说的情况,扎了医院去做核磁共振检查。
付了钱的男人不好意思说只有改天,今天钱没带够。
易老师说你这病要抓紧医治,便从抽屉里取出钱借给那男人。我们病人都为易老师捏了一把汗。这男人,到底是谁都不知道,那几百元钱不是打水漂。
没过几天那男人来易老师处还钱说,第2天就要动手术,脑袋里长了一颗瘤。
有时下了夜班,我去的早。易老师诊所内无人时,都是黑灯瞎火的。
易老师真抠,电费能用多少钱?灯都不开。但经过与易老师的长期相处,你就知道他该抠的地方很抠,该大方的地方很大方。
他总是为患者着想,用最少的钱将病医好。他还会为我们介绍偏方,以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易老师处处为别人着想,希望他能长命百岁。他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