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两条“鱼”,“跃龙门”的故事。
就如标题一样,各位老铁一定听过民间的“鲤鱼跃龙门”,“营口坠龙”等等,小编也有一篇关于龙的故事,感兴趣的老铁,可以在文章结尾进链接观看,至于“龙”存不存在,咱们今天就不说了,咱们今天聊聊“鱼。跃龙门”的故事。
有关于龙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不外乎这两个观点,第一:简单通俗,就是所谓的“鲤鱼跃龙门”,大概是锦鲤“修炼”到一定程度,遇到的某个机缘,纵身一跃,跳进所谓的“龙门”,完事了,就变*了。第二个观点就有点来头了,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有一本著作《述异记》,这本书里就有对龙形成,有着记载,书上是这样说的:“水虺(huǐ)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大概意思就是一条蛇,游离修炼五百年,就能变成蛟龙;蛟龙再修炼一千年,“飞升”变*!今天小编故事里要变*的,既不是锦鲤,也不是蛇,是黑鱼!
故事发生在一个秋季的下午,秋天,收获的季节,村民们都在忙着收获耕耘的产物,虽说到了秋天,但是“秋老虎”那几天,气温还是很高的,大家都带着草帽在收个农作物,那时候全部都是手工收割播种,所以效率慢,真真正正的“看天吃饭”,即使今天气温很高,大家依然埋头苦干,因为他们知道,要在雨季到来之前把一切事情做好,这关乎来年的口粮,大家自然不敢怠慢,可是老天爷偏偏作弄劳作的人们。
都在埋头苦干的大伙突然听到有人喊“赶紧的,西北来雨了!”,大家纷纷直起身子往西北方向看“真是怪了,刚刚大太阳能晒死人,这会又来雨,收拾收拾避避雨吧”“唉,希望老天爷雨早点停”大家纷纷无奈的抱怨,一遍收拾农作物,工具往家里赶,可是那场雨就像老天安排好的一样,从有人发现阴天,到下雨,中间只有3-5分钟,有的村民刚刚跑到桥上,大雨倾盆而至,大伙边跑边抱怨着“这*天气,中邪了吧!”就这这时候,有个跑的比较慢的人,发现了让他怀疑人生的事情。
桥下水里,突然像喷泉一样,一下子冒出很高的水柱,“快看那!那是啥玩意!”听到他的尖叫,前面的人边跑变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脚步慢慢的放慢了,本村人都知道这条河,清澈见底,刷锅洗衣都在这河里,最深的地方也就到成人的胯部,住了几十年也没见过河里有喷泉啊!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水柱的顶端出现两团水雾,水雾上面有一个蠕动的黑色物体!
“是“火斗”!”不知道人群谁冒出来这么一句!(老家把黑鱼叫“火斗”,老家人讨厌这种鱼,认为是坏的,偷吃鸭)
“还真是火斗!哎哎,好像有俩啊!”
伴随着人群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两条黑鱼有上升的趋势!
“这是想干啥!还想飞?上次俺家丢了2只鸭子,不会就是它们吃的吧!”
“干了坏事还想飞走,不行,给它砸下来!”“砸下来!砸下来!”,还略带封建思想的农民,在科学的上面基本上没多少认知,听了有人说要砸下来,便随他们一起,拿起石头,手里的镰刀等等,朝着不断上升的黑鱼砸过去,黑鱼慢慢脱离了水柱,身下只有一团水雾,往东南方向飘着,速度很慢,村民们追着黑鱼,边走边砸着它们,也没人在乎庄稼了,也没人在意身体被淋湿了,感觉被洗脑了,只有一个念头,“把它们砸下来”。
终于,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村民成功砸下来一只,那鱼已经升到6-7米高了,伴随着一条鱼落地,另一条鱼突然以很快的速度“游”走了,速度很快,大家看到砸下来一只,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心思去管那只“游”走的了。
“乖乖,俺搁这住了40多年,还没见过那么大的“火斗”呢!”
“你还见,我都没听说过!这估计是成精了”
黑鱼有多大呢,看看上面的图片,农村人们用来装水的器皿,“大缸”,司马光砸的也是这个。据老人家说,应该有4米多!当时他们把鱼装在这口缸里,盘了两圈半!这么大的缸,我们就算底部的一圈周长一米五吧,两圈就3米,加上多出来的一半,应该也有4米左右!后来这件事风靡了整个村子,大家都来看这个黑鱼,尽管这条鱼已经奄奄一息,身上满是伤口。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居然大队的人带着警察局的人来了,这时候鱼已经死了,开始有一股腐烂的臭味,警察随便记录了一下,然后开车就走了,说让村民不要把鱼丢掉,过几天有人来拉走。没过几天来了一辆银色面包车,现在的鱼臭味离老远都能闻得到,从面包车里下来的人,问了一下村长当时的情况,做了笔记,然后连缸带鱼都装走了,还给了缸主人一张绿版的50块钱,当时人们也没觉得什么,反正放在村子也没用,还散发臭气,带走也好!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