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从来没有人见过这种生物,但龙却已被人们视为是“神圣”、“高贵”、“吉祥”的文化代表。甚至于我们常自诩自己是“龙的传人”,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不乏龙的影子,是因为龙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起源开始便一直存在了。
迄今年到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中期,便已经出现过最早的中国龙形象。在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严酷的情况下,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因此人们对自然界充满了幻想,最终演化成为了图腾。
龙图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时代。而对于龙具体的形象,一直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说文解字》解释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便是历史上“龙”的由来,但如果假定龙这种古传说的生物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关于龙的来历一般也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由龙族的祖先生下的龙子,也就是自然孕育而来,这一类的龙是最为高贵的,不仅法力无穷,而且还能掌管一方的风雨。
第二种就是有灵性的蛇,在修炼千百年之后化为蛟,然后在历经千百劫难最后化为龙,这种龙地位上虽然无法和龙族天生的龙相提并论,但战斗力却极强。
第三种龙则是由鲤鱼化的龙,在中国古传说中“鲤鱼跳龙门”一跃成为了龙,但这种龙无论实力和地位都是最低的。
很多人可能会想,鲤鱼和蛇不都是经历了重重的困难,然后才化为龙的吗?为何鲤鱼化的龙就是比不上蛇化的龙呢?关于这一点就要从他们的修行方式上来看了。
《蠕范·物体》:“鲤……*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意思是说,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有龙逆着河流拉力登龙门山,它们用天火烧断了自己的尾巴,就变成一条龙了。这也太简单了吧?壁虎天天断尾巴咋没变*呢?
还有一个传说是源自于大禹,话说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向天下招募能够管理*河之水的贤才。东海的金背鲤鱼、白肚鲤鱼和灰眼鲤鱼响应了大禹的召唤,从东海沿着*河向龙门游过去,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到了龙门,为了越过这最后一道关卡,它们以彼此的身体为踏板,最后让金背鲤鱼越过了龙门,大禹为它们的精神所感动,在金背鲤鱼的头上一点,从此金背鲤鱼就变成了一只*金龙。
而蛇化龙和鲤鱼化龙比起来就要难太多了,它们往往要经过千年万年的修炼才能化为一条龙,从最开始的“虺”修炼五百年成“蛟”,再由“蛟”修炼千年成“角龙”,再经过千年的艰苦修行才能成“应龙”,此时才能算是真龙,修行道路上的任何一个困难都能让它们万劫不复,因此蛇化龙地位才会远远高于鲤鱼,战斗力更是龙族中最顶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