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通州的主播
小辉辉
诸位!晚上好,鄙人是---闲篇儿通州的主播。身边好多人都叫我小辉辉,当然了,跟那灰太狼没什么关系啊。大家亦可以这么称呼我。我是一通州土著,80后,业余爱好广泛。自个儿平时没事的时候儿啊喜欢撸撸铁、踢踢球儿、画画画儿、拔楞个吉他。
喜欢节目请在文章下方点个好看吧!
点击绿色收听节目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天气渐转凉,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日期是每年公历9月7日或8日。
之所以被称为白露,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白天和夜晚温差加大,夜晚的水汽在地面或花草树木上凝结成小水滴,这些露珠在太阳的照射下又白又亮,清晨有白露出现,表示凉爽的秋天到来了。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叶,一夜凉一夜”来形容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今天我们讲讲白露节气中的故事——首先是大禹治水。
在很久以前,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淹没了田地和房屋,百姓缺衣少穿,生活困苦。
尧派鲧治水,但鲧治水失败了,人们又推荐了他的儿子禹,舜就将治水的任务交给了禹。
禹带领伯益和后稷,拿着准绳和规矩,跋山涉水,测量高山大河的状貌。然后依据山形走势疏通水道,使得洪水能够平顺的东流入海。他和百姓一起劳动,挖山掘石、披星戴月的苦干。
禹治水讲究智慧,如治理*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河水被疏导到龙门山时,被龙门山挡住了。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
他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凿开了一个八十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
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鱼儿们拼命往上跳,但是只有少数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鲤鱼跃龙门。据说跳过龙门的鱼会变*在空中飞舞。
禹花了十三年时间,终于制服了洪水,百姓又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了中原大地,他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因此后人用“九州”代指中国。
人们感念禹的功绩,尊他为大禹,还修庙筑殿祭祀他,称他为禹王、禹神。
这就是白露节气中的民间习俗,祭祀禹王。
江苏太湖地区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隆重的祭祀禹王活动。禹王指治水英雄大禹,禹与尧舜并称“古圣王”。
这一天,人们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在山西沿*河一带,人们也在这一天祭拜禹王。
白露节气中的民间习俗中还有喝白露茶、白露米酒。
老南京人十分喜欢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江苏、浙江一带乡间还有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名为“白露米酒”。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来招待客人。
白露节气中的民间习俗中还有吃龙眼,吃番薯。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在农事上: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冷空气入侵时,可采用灌水保温,低温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温1~2℃。低温来时,晴天可日排夜灌浅水;阴雨天则要灌厚水;一般天气应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这个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是*金旅游季节。“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
整理自网络
闲篇儿通州
策划制作:嫣熙
图片:网络
编辑排版:嫣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