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dgoran.org/fengshang/chaoliu/1294.html“菜鸟”班主任的困惑与成长(作者:张老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但做班主任却才是第二年。如果你问我,做班主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他们心中的班级荣誉感,为什么呢?高一进校一个月,我校举行了“月光诗会”,要求学生全部参与。要想在活动中取得好名次,需要在朗读时加入一些花样,如舞蹈等。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班朗诵花样繁多,如班长跳一支惊鸿舞,小w表演书法等。同事告诉我,在比赛结果宣布的瞬间,名次不好的班级会发出“嘘”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出发前我跟学生讲:“这次比赛,大家都积极参与了,我们只要发挥出我们的训练水平就好了。但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输赢,比赛结果不单取决于我们的表演,还取决于评委老师的意见。如果不能取得好名次,请大家一定要保持克制,体现出我们班级同学的风度。比赛要上场时,我才想到一些问题,如学生如何一个接一个的进场、退场?书法没有彩排,也没跟节目衔接好。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是最差的三等奖!也许是之前做了铺垫,他们没有很激进的情绪。后来学校又举行了英语合唱比赛。英语老师参与度不高,我基本放手给班干部小z负责。小z班干部工作做得很好,在晚自习等场合能较好的管理学生。这样一个得力助手,放手也被我看做理所当然。由于上次“月光诗会”我们弄了很多花样,名次却不尽如人意。这次就简化阵容,只有班级合唱还有一个同学弹吉他。我们班第2个表演,我觉得表演得还不错。但越是看到后面,越觉得我们跟别班节目差距越大,节目形式太简单了。小z当着大家的面跟我说:“老师,下次比赛时你能不能帮我们出谋划策?”当时不免觉得有点难堪。好在身边同事帮我说:“高中生了,搞活动当然是学生自己搞了。我自己的班级我都没有管的。”当时听了这个老师的话,不免觉得自己有了撑腰的,但心里总觉得疙疙瘩瘩的。比赛结果宣布,我们班果然又是“三等奖”。回到班级,小z已经站在讲台了。她看我进来,对我说:“老师,我打算跟他们说一些事情,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我就在班级外面等待。她说了很久,我从窗户外面看到她一边讲一边落泪,我按捺不住就进去了,安慰说:“这次我们都尽力了!我们不要只在乎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这个活动了解了彼此,更加熟悉了班级同学!”孩子们根本不买账。弹吉他的小x激动地说:“老师,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这是班级荣誉感的问题,我们要为我们的荣誉而战!”小z说:“老师,你以后能不能在举行活动时表现得积极一些?”我有点下不来台,就辩解说:“这种活动高中班主任都不参与的,都是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其他班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还说:“做班主任以来,我天天早出晚归,自己的家庭、孩子一概没管。”“你们每次排练,我一直在旁边维持纪律,还拿出正课给你们排练。声乐方面的知识,我也不太懂,提不了什么意见。”学生根本没有被我打动,倒是我哭着流泪了,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他们统统没有看到。好多同学看到我这么伤心,说:“算了,该放学了,我们还是先回家吧!”他们陆续回家了,我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回到办公室后,几个孩子来劝我:“老师,比赛已经结束了,你别太伤心了,刚才有些同学做得不对。”其实这几个孩子都是平时爱捣乱的孩子,没少挨我批评,他们看到我受委屈了来开导我,我觉得这些天的辛苦也值得了。第二天上学时,小z在全班做了自我批评。我觉得自己的面子得到了满足,说:“犯错很正常,知错就改就可以了。”现在想想,孩子们真的犯错了吗?他们只不过是一群青春期争强好胜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班级荣誉感,以班级为荣。他们不满意班级表现时,有权发表自己的不满,如果他们认为有老师的一点点责任,说出来又何妨呢?我总是在批评他们时说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何到了我这里就行不通了呢?虽然我们说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是相长的,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体现了这些原则呢?很多时候为了更方便管理班级,都极力在班级树立自己的权威;有时明明可以跟孩子打成一片,我们故意疏远他们;有时为了省事,对班级活动不管不问,认为这些都是些旁门左道,考试又不考查这些;有时干脆以太忙为借口搪塞学生。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班集体能出类拔萃。有的学生跟我讲,不要以为办活动浪费时间,如果有很好的班级荣誉感,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成绩进步以维护自己班级集体荣誉感。在这些事情出现之前,学生就跟我讲了,但我没有重视,现在才深深理解了这些话。组织班级活动班主任可以放手但不可以甩手(作者:钟杰)读罢张老师的《“菜鸟”班主任的困惑与成长》一文,张老师确实如她所说是个“菜鸟”班主任,痛失两次大好机会,致使教育的契机悄然而去,不过她事后敢于反思,也是难能可贵。高一新生进校一个月,学校就举行“月光诗会”,并且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应该说学校组织这次活动在时间上是恰当的,活动形式也是合理的。才形成一个月的起始班级,生生关系,师生关系都还处在试探期,班级组织还不健全,整个班级处于松散阶段。此时学校组织一场大型集体活动,有经验的班主任正好借此机会顺势上位,与孩子们一起策划、组织、开展这个活动。整个活动搞下来,即使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班级凝聚力也一定会大幅度提高,班级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班主任的威信也会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可惜,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竟然被张老师这个“菜鸟”给错失了。张老师在文中提到:我班朗诵花样繁多,有班长跳的惊鸿舞,小W表演的书法。既然花样繁多,还有语文老师的帮助,比赛结果为何不尽人意呢?接下来请看张老师发射出来的马后炮:比赛要上场时,我才想到一些问题:如学生如何一个接一个地进场、退场?书法没有彩排,也没跟节目衔接好。一场全员参与的活动,竟然没有设计进场与退场的顺序,插入的小节目竟然不彩排,不衔接。学生进校才一个月,班级团队建设还不完善,可倚赖的人也不多,张老师竟然没有做任何的预设,完全是一幅“随你怎么搞”的甩手掌柜心态。说实话,就是让我来带这样一个起始班级,搞这样一场大型的活动,我也会全程参与,并且做好各个环节的预设,制定应急方案。至于比赛结果如何,我也会像张老师那样淡定,但我会对结果有强烈的期待,我会积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排练之中,我还会对孩子们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回应,我更要给他们想办法,出点子,整合各方资源,以及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比赛结果出来,即使得了个三等奖我们也会皆大欢喜,因为从这场活动,我与孩子们已经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回头再说张老师的做法,她作为“菜鸟”班主任,出现这样的失误完全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工作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经验,更需要智慧。而后两者,都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张老师在日后的工作中去修炼。可是,我不得不说,张老师有很多老师所具有的“懒*”思想,证据有二。其一,后来学校举行英语合唱比赛,由于英语老师参与度不高,她就直接把这个活动放手给班干部小z负责,理由是小z在各种场合都能较好的管理学生,所以放手给她是理所当然。其二,当英语合唱比赛又没取得优异成绩,学生非常沮丧,甚至负责组织的小Z都已经哭了,张老师还在说:我们不要只在乎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谁说不要只在乎结果?既然没有结果,就说明过程存在问题,为何不反思“过程”中的不足呢?这分明就是懒*思想,是不作为的表现。难怪小z说:“老师,你以后能不能在举行活动时表现得积极一些?”可是,张老师没有自我反思,而是觉得自己受了莫大委屈,在学生面前流泪了,甚至还得到了学生的安慰,第二天小Z还在全班做了自我批评。张老师竟然说:“犯错很正常,知错就改就可以了。”请问这里面谁犯错误了?小Z吗?她可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啊,功劳卓著啊!是弹吉他的小X吗?他说“要为班级的荣誉而战”错了吗?现今这样的孩子是多么难得啊!摸着良心说,张老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进校才一个月的班级,各方面都处于松散阶段,老师不做任何鼓动工作,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就出来了;老师撒手不管,他们自己就把“英语合唱”给唱了;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错,还要给老师道歉。遇见这样的学生,这就是高质量的生命遇见!老师是何其有幸!稍加用心,就能把这样的班级带成优秀班级。张老师说:这种活动高中班主任都不参与的,都是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其他班也是这样的!说实话,不论我站在学生立场,还是教师立场,我都不赞同张老师这个说法。不参与,难道不可以参谋吗?高中生虽然思想、性格都相对初中生、小学生成熟,但他们是未成年人,是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情感支持,需要老师的智慧协助,需要老师生命在场的陪伴,需要老师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做出回应。在一个班级里,尽管学生的人数比老师多很多,但学生不论是在认知上,心理上,资源上,甚至伦理上,都处于弱势,因此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协助。班主任老师可以放手,但绝不可以甩手!我在年9月接手了一个毕业班,据领导说,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班级,所以要交给我这个充满希望的班主任来带。我第一次进教室,看着这群孩子时,我感到无比的心痛!为何?全班48个孩子,能够在身上看到活力,眼睛里看到光彩的,只有三四个。其余都是木呆呆的表情,眼神也很空洞,整个班级弥漫着一种颓废、沮丧,有气无力的气氛,我戏称他们是一群古墓派传人。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前两任班主任都不管事。两年时间,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没有拿到过奖项。两年时间的连续挫败,孩子们的生命状态终于由积极上进变成了萎靡不振,他们甚至接受了自己“要死不活”的样子。恰好这时学校组织跳绳比赛,我想,我得抓住这次契机,让孩子们来个鲤鱼打挺,重塑他们的自信心。我首先找到领导,请求他给予我以及我的学生情感上的支持,给相关评委打个招呼,比赛的时候,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