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剪纸情结
王素荣
”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剪花花;莫看娃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不管风雪有多大,窗棂棂上开红花;剪到家家生活好,剪得人间美如画……”每当想起那年春节联欢晚会《剪花花》这个节目和每到过年时中央电视台总要播放有关剪窗花的专题节目,我的心里就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因为我也喜欢剪窗花,对剪窗花这个民俗情有独钟,总会不由自主地勾起我内心深深的剪纸情结。
小时候,一邻家女孩心灵手巧,爱剪窗花。尤其近腊月的时候,总有几天在家中剪窗花。剪出的花鸟鱼虫花花绿绿特别好看,羡慕得我直想学。回家问母亲,她说那得有一把专用的剪纸剪刀,我们家这普通的剪刀不适合剪纸。我就试着问邻家女儿借着用用。不想,没借成功。因为剪纸剪刀比较独特,谁的剪刀仅适合谁用,其他人不能乱用,一旦手法不一致容易把剪刀弄坏,剪纸就剪不成了。所以剪纸剪刀一般是专人专用。但是,我还是想剪,深深地爱着剪纸。有一次,无意中跟爷爷说起了我的心事。不想,爷爷说他有一把,要我去他家拿。我欣喜的跑去找爷爷,爷爷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取出一把剪刀交给了我。这把剪刀长12厘米,剪刀剪的部分就占了5厘米之多。最奇特的是剪刀的尖,尖头只有1毫米,但特别锋利。爷爷说:这把剪刀就归你了。并吩咐我使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扎了手。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一溜烟跑回家,直接找邻家女孩,开始了我学习剪纸的生涯。
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间艺术,想学好真不简单。首先,第一步是制样。制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熏样,把剪好的纸样放在一张纸上,再放到一块板上,用水浸透,待纸和样紧密地贴在板上时,点一支松香,待油烟冒出,然后举着沾有样品和纸板,用油烟照着一点点的熏。待油烟全部熏过,撤离松香,待被熏过的纸板晾干后,小心翼翼掭下剪纸样,以备下次使用,纸板上就会清晰地留下所剪样品的全部图案,黑底白花,这个样品纸张就做成了。这种制样的优点是图案一目了然,缺点是工序复杂而且所用的松香也不好找。另一种是用铅笔磨花,找一张白纸,把需要磨的样品放纸下,一同放于特别平整的桌面或其他版面上,然后用铅笔芯一点点磨,有样的地方就会颜色重一点。一张磨完,需要剪的纸的图案就会跃然纸上。此种方法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工序简单,而缺点是有的地方不是很清楚,得靠自己理解和记忆去完成。因为我正上学读书,不缺铅笔,所以多采用第二种方法。其次,样品制好后就进入第二步钉样。把红纸或剪纸用的各色光纸按照所需要剪的大小对叠四层,把样品页置于顶,拿麻纸剪成小尖尖搓成捻,然后把这一摞纸一边用针扎,一边把搓好的捻对着针眼穿进去,这样钉十几个纸钉后,装订基本完成,就可以开剪。空的地方都要剪去,实的部分留下来。剪的过程要用到阳剪阴剪或阴阳结合剪。拿纸的手一扭一旋一转,上下翻飞,一会儿功夫,一个剪纸作品就完成了。剪完之后,最上层样品留作以后剪纸模版用,下面几层就是成品。当我的第一件剪纸作品成功之后,全家人都为我高兴。爷爷、姥爷家每年过年的窗花我就都包了。每年放寒假写作业的间隙,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剪窗花。因为平时上学的时间多一点,没时间四处找剪纸样品,就自己画着来,牡丹花,菊花,寿桃,寿星,蝴蝶,梅花,牵牛花等图案都是画着来剪。剪好后,年前重要的事就是一定抽时间给爷爷、姥爷家送窗花、贴窗花。奶奶一般早早就把窗户的纸提前换成新的,把浆糊给我准备好,我一去就能贴。先把四眼、六眼、十二眼等大对花在窗户的正中央一眼一眼贴上,然后在大对花周围用红的、绿的、黑的各种图案的剪纸点缀。贴窗花讲究对称,所以要提前布好局,这样才能达到生动、鲜活、整齐、美观的效果。北方的冬天一般在年前特别冷,经常贴着贴着手就冻得受不了。但我咬着牙,冷了就搓搓手,跺跺脚,坚持贴完再收工。把大窗户,小窗户,大格子,小格子都贴上。虽然不需要贴满窗,但一定要喜庆。贴完之后,总要里里外外欣赏一番。一来看看周正不周正,二来看看漂亮不漂亮。回到屋里的时候,看着白白的窗户纸上映着红红绿绿的窗花,分外漂亮,心里比蜜还甜。爷爷奶奶高兴得早已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让我尽情地美美地吃得饱饱的再回我家,也算是对我剪纸花、贴窗花的奖励和犒劳。再过一两天就要过年了,来拜年的人总不免要看着窗花夸几句。奶奶总是自豪地说,那是我孙女给剪的贴的,我听了之后也是美滋滋的。
这种剪窗花、贴窗花、赏窗花的爱好在我参加工作之后就中断了。因为没有时间剪,年前年后一直上班也回不了家。工作期间,单位曾组织女工开展过一、两次剪纸活动,因为没几个人会剪,所以不举办什么比赛,就是随意地剪剪。如果搞比赛,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剪出我拿手的好作品,剪出个山高水低,剪出个五彩缤纷。虽然不再剪窗花,但是爷爷给我的那把剪刀我一直当宝贝珍藏着。闲置的时间长了,剪刀不好用也有些生锈,我就想拿出来修一修。结果修剪刀的师傅没修过这种剪刀,把剪刀的尖修秃了,剪刀彻底报废,让我非常后悔。我才知道原来大街上担着扁担跑的起刀磨剪子的师傅们的技术也是门绝技,绝不是一般人能弄得了的。心疼至极,但也舍不得丢掉,权且当作爷爷留给我的一种纪念,睹物思人,也常常会勾起我对爷爷的思念。
因为一直喜爱剪纸,几经周折,终于买到了一把新的剪刀。但比起爷爷给我的那把,不能剪太细的枝条和太小的窟窿眼,剪出的剪纸不如那把剪刀剪的精细。然而,能有一把剪刀用,已经是很不错了。
来晋城工作之后,有一次,见到一个剪纸行,以为遇到了知音。走进去一看,剪纸作品都是磁性剪纸,机刻,也没法交流,只好失意而归。而再次激发我对剪纸的热情是源于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一姐妹发了一组剪纸作品的图片,便迫不及待地问师傅是谁在哪?是否可以当面交流取经?结果出人意料,这位师傅离我们的公司不远。于是,利用星期天,我专程去见了见这位师傅。原来这位师傅姓岳,是巴公村岳师傅剪纸行的。岳师傅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虽然身体残疾,但身残志坚,从12岁开始学习剪纸,现在靠剪剪纸养活自己和父母。听着他励志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刮目相看的同时,更坚定了我重新学习剪纸的决心和信心。曾经喜欢的剪纸艺术中断断了几十年,如今终于有了剪纸老师,让我喜出望外。既能请教学习,又能交流欣赏,对我来说,真是一大幸事。从岳师傅那儿回来后,我就张罗着买纸买夹子买器具剪刀,过大年时,又重操剪刀,剪了一批关于牛的剪纸和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一部分留作自己收藏,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为新年添个喜庆。虽然剪窗花剪的腰疼眼花全身不舒服,有的作品很不成熟,但满满的成就感。收到窗花的亲戚朋友们无不高兴,纷纷致谢,我心里也是美美的。我想,如果能把美带给每一个人,美美与共,我觉得值。
喜欢剪纸,更喜欢那一张张富有神韵、栩栩如生、鲜活逼真、美观清淅的窗花。手持剪刀,便会记起小时候剪纸时学唱的歌谣:“剪纸剪刀剪,剪出福禄寿喜来。剪刀剪吉利,冬寒夏暖喜连连。一剪双鲤鱼,年年有余富贵足。二剪大公鸡,吃饭有肉肚勿饥。三剪康熙钱,风调雨顺太平年。四剪财神爷,村村金玉堆满床。五剪双门神,魔*勿会缠汝身。六剪状元郎,敬惜字纸生风光。七剪跳龙门,万事兴旺乐融融。”“小手小手真灵巧,拿起可爱小剪刀。剪只公鸡喔喔叫,剪只小鹅摆摆摇,剪只小羊蹦蹦跳,剪只猴子痒痒挠。呼——呼——,啊呀,风婆婆来凑热闹,小动物们满地跑。快瞧,快瞧,剪个娃娃哈哈笑,剪纸剪纸多奇妙。”想想这些美丽的歌谣,剪着窗花,剪起剪落纸屑飞舞之间,一件件灵动的作品出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只鸟,每一只蝴蝶,每一只鸳鸯、喜鹊等都寄予了我深深的情怀,一边剪一边领会这幅作品深深的寓意,或祝福,或祈福,都企盼所有的人安康幸福,喜事连连。剪着哼着,觉得剪纸真是一种快乐的艺术享受。
在学剪纸、剪剪纸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和学到了一些关于剪纸艺术的历史知识。知道我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从公元前年至公元年商代开始,就有了剪纸艺术,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剪纸有单色剪纸,多色剪纸等,是一种用刀具,通过剪、刻、刻镂、火搂、撕等手法将载体剪成各种各样极富情趣的图案,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平面镂花艺术。它诞生于辛勤的劳动者实践之中,已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祈福,祭祀,喜庆,辟邪,民俗,戏剧,节庆,寿庆等场合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脉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经济、*事、外交活动,中国剪纸已经传入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融入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韩国、印度、印尼、日本等,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国剪纸有着渊源,欧洲剪影也是源于中国剪纸而自成风格。虽然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机刻、压膜等新型剪纸的出现,手工剪纸渐渐被冷落,有后继乏人的趋势。但是国家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令人欣慰振奋。剪纸艺术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从事手工剪纸艺术的老师们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和传播人。国家通过多种扶持和市场运作手段,为剪纸工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我瞬间觉得,作为一名剪纸爱好者既光荣又自豪,更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弘扬剪纸文化,宣传剪纸艺术,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延续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剪纸艺术,我的情结我的爱,伴随我,直到永远。
王素荣部分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王素荣剪纸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王素荣,字婉如。山西省忻州市人。风一般的女子,海一般的情怀,火一样的性格,水一般的柔情。喜欢体育,热爱运动,目前以打乒乓球为主,有一帮好球友共享乐趣;喜欢写字,尤喜欢隶书,有一帮好字友共同进步;喜欢文学和写作,有一帮文友共抒豪情;喜欢诵读,有一帮诵友共享声音之美;喜欢剪纸,喜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欢民族的东西,喜欢穿旗袍和民族风衣服。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热爱生命,热爱工作,热爱祖国,是正能量的传播者。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