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鲤鱼洲上消失的水牛
TUhjnbcbe - 2021/4/13 19:20:00

作者:五营24,25连郎少先

鲤鱼洲上消失的水牛(重阳夜忆)

金秋十月,鲤鱼洲的大田,稻浪起伏,一派丰收景象,农田的体力劳动已被机械作业取代了。

那些年,同样的丰收景中,有水牛的血汗与无奈。水牛在农场的水稻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农场有养殖,役使水牛的传统。

养牛,主要的方式是放牛。放牛属体能较弱的男女知青的专享。开春,荒洲上青草盈盈。早晨,放牛人赶着牛群逐草而去。经历了一个寒冬的牛群,在草洲上肆意啃食着鲜嫩的青草,谓之养膘。水牛吃饱后,躺在草洲上,慢慢的反刍咀嚼,注视着放牛人,仿佛有许多感谢的话,要和放牛人说。初生牛犊在放牛人身边,欢快的跳跃,仿佛在邀请放牛人一起嬉戏,放牛人知道,牛是有灵性的。此刻,绿油油的草地上,出现了一幅天,地,人,牛,自然和谐,田园牧歌式的梦幻写意画。

役牛,也称之为用牛,伺田。牛犊长成,被强穿了鼻栓,连上了绳索,羁縻在水塘边的柳树下,从此失去了“牛”身自由,准备套辕拉犁。春耕气温不高,人与牛还可以承受。盛夏的双抢,人与牛都倍受着水与火的煎熬。水田的耕,耙,抄,趟这些流程,相当部分要靠牛力完成。年富力强的牯牛还听使唤。第一次下田的成年牛,死活不肯安套辕,一旦挣脱,再难追回。最可怜的是母牛,体小力亏,耕了几圈,气喘吁吁,力不从心,赖在水里,任你鞭笞,就是不起来。那可不是普通的麻绳鞭,而是数根铁丝绞成的无情鞭,一鞭一道血印,数鞭皮开肉绽。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人心残忍,手狠鞭*。人虐耕牛千百鞭,牛怕套辕苦伺田。

如今的鲤鱼洲,作田已经机械化,水牛伺田也成为一道消失的,难忘的风景线。鲤鱼洲已归入南昌市高新区,因种种原因,农家不可以养殖水牛了。凄凄荒草洲,再也看不到水牛的踪影了,放牛人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鲤鱼洲的水牛,吃的是禾杆青草,流的是泪水血汗,出的是洪荒之力。那种魔幻的“田园牧歌”,一去不复返了,却定格在亲身经历者的脑壳中。

《鲤鱼洲情怀》

江西九团知青战友(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鲤鱼洲上消失的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