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范凡名师工作室
统编本一至六年级(上、下册)
“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
小鱼老师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的意义自然如此。统编语文教材小学阶段设置了“快乐读书吧”阅读栏目。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正式开始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无疑,阅读是新教材撬动语文素养的重要支点。必读书目梳理
年级
单元
栏目
主题
书名
具体要求
一上
1
快乐读书吧
读书真快乐
介绍“阅读方式”和“阅读途径”
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师生共读、自主阅读、同伴分享……
阅读途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学校、家里……
一下
1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儿歌
《摇摇船》1
感受童谣的韵律与节奏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
《小刺猬理发》2
二上
1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小鲤鱼跳龙门》3
感受童话的想象
树立正确的判断
《“歪脑袋”木头桩》4
《孤独的小螃蟹》5
《小狗的小房子》6
《一只想飞的猫》7
二下
1
快乐读书吧
读读儿童故事
《神笔马良》8
感受儿童的生活与愿望
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七色花》9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0
《愿望的实现》11
三上
3
快乐读书吧
经典童话
《安徒生童话》12
感受中外经典童话
体会名家语言魅力
《稻草人》13
《格林童话》14
三下
2
快乐读书吧
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15
感受中外经典寓言
小故事背后大道理
《伊索寓言》16
《克雷洛夫寓言》17
《拉·封丹寓言》18
四上
4
快乐读书吧
神话故事
《山海经》19
感受中外神话的魅力
体悟人民愿望与追求
《中国古代神话》20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21
四下
2
快乐读书吧
科普读物
《十万个为什么》(苏联)米·伊林22
广泛阅读
爱上科学
《十万个为什么》(中国)23
《穿过地平线》(李四光)24
《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25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贾兰坡)26
《森林报》(苏联)比安基27
五上
3
快乐读书吧
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28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学习预测故事的方法
体会人类美好的愿望
《一千零一夜》29
《非洲民间故事》30
五下
2
快乐读书吧
古典名著
《西游记》31
了解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学会对长文进行提炼与概括
《三国演义》32
《水浒传》33
《红楼梦》34
六上
4
快乐读书吧
儿童小说
《童年》35
了解不同时期儿童的成长故事
感受性格各异的儿童人物形象
《小兵张嘎》36
《草房子》37
六下
2
快乐读书吧
世界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38
感受小说中的曲折情节
《骑鹅旅行记》39
《汤姆·索亚历险记》40
《爱丽丝漫游奇境》41
注:上表由鱼亚强老师整理
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对于阅读少、不读书、不思考、写字慢、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
——摘自《语文新教改,让人冒冷汗》
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抓住这条,就可能化繁为简。
——统编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
_两点说明
一、为什么要设置“快乐读书吧”
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更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可见,不管从专家到一线老师,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但以往各个版本教材里的阅读,都只有单篇课文的阅读,缺乏对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引领,以致很多家长、老师在具体操作时,把教室里的“读书”片面定位在“读教材”上。我们知道,“教材”和“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材,即教科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学生读写的范本。而书,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
陈先云先生在年全国统编教材培训会上特别强调: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课文由原来的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课外阅读上,具体说就在“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
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解决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问题,促进了儿童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所以,“读教材”不等于“读书”,阅读光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就是在告诉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分内事!带动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儿童阅读,也是语文老师的应为之事!
二、“快乐读书吧”是什么
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里讲到“阅读循环”,他认为一个人自然的阅读,从选择书籍开始进入阅读,对阅读产生反应,然后开始新的书籍选择,再阅读,再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来协助他们选书,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状况、讲故事或念读故事给他们听、邀访名家等,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钱伯斯的“阅读环境”并非只是指进行阅读的时间、地点、位置、设施、布置、人群、氛围等这些外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亲近阅读的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也就是说,孩子是经由和大人一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孩子学习阅读,如果单靠老师,效果并不会理想。孩子身边爱阅读(会阅读)的大人越多,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就越大,阅读力会越强。所以,这个大人,是老师,也是孩子的父母、亲戚、邻居等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当然,父母是排在首位的不二人选。
“快乐读书吧”放在每册教材第一单元,是对各册课外阅读的引领,是一种召唤和导向,旨在提示老师和家长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重打开孩子的阅读视野,教授一些基本的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也在告诉孩子阅读多么快乐,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在教材之外。“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教材每个语文园地里的一个栏目,到了二年级就改成“我爱阅读”了。“快乐阅读吧”是孩子整个学期课外阅读的一个纲要,要解决本学期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等问题。而“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是“课外阅读吧”的具体实施举措,是孩子通过这两个栏目的阅读实现课外阅读的模仿和迁移,达到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等。
“快乐读书吧”在统编低年级四册教材里,具体内容和语文要素分别如下:
我们再作分册具体解读。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书真快乐”,由一个页面、四幅情景图、四句导语组成。导语提示孩子们课外阅读可以和谁一起读、什么时候读、到哪里读、读完以后可以怎么和他人交流,最后还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热情和兴趣——学了拼音,就可以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了。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内容是经典童谣《摇摇船》和鲁兵先生的儿歌《小刺猬理发》。
三个泡泡里的提示语告诉小朋友,专门辑录儿歌和童谣的书籍有很多,大家可以交换着看。看完书后,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背给小伙伴听。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话故事”。
教材以任溶溶先生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作了内容概述,激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另外,泡泡里的两则提示语提醒小朋友看书要看封面、作者和书名。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爱护书籍,读完及时收好,不要弄脏。
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儿童故事”。教材导语列举了故事里儿童的个性特点,和与我们相似的生活经历,也有意想不到的奇遇……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期待。列举的故事都是经典的、儿童乐于阅读的。教材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例呈现目录样貌,并提示:“看书的时候,要学会看目录。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从一年级上册了解怎么开展课外阅读到二年级下册的读整本书,重在引导学生根据目录检索信息和学习阅读。教材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要求在逐步提升。整个低年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儿童读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