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个叫薤白的河南人在京城做官,由于公务繁忙,积劳成疾,患了重病。请朝中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说道:“你的病实属胸痹,已到后期,看来很难挽回了!”他求问太医还有什么良方,太医说:“你若能脱离*务,清静休养,或许还能延长寿日。”
薤白说:“公事繁忙,实不能脱身哪!”太医又劝道:“病已至此,也只有这样了。我倒给你想了个好的去处,伏牛山南麓有个丹霞寺,那里最清静,寺里有个老和尚百岁有余,耳聪目明,爬山涉水,健步如常,人称金钢和尚。也许他那里还能学点养生之道。”
薤白听罢,无奈只好告假,来到了丹霞寺。
和尚们每天挖山小蒜掺米面做饭,薤白吃惯了,便习以为常。加之每天早晨随和尚习拳练功,又与和尚一起登山挖野菜,渐觉四肢有力,病情渐为好转。八九个月以后,薤白身体康复,告别了老和尚,便下山回京找朝中太医复诊。
此时的太医正为皇上的胸痹症发愁,他一见薤白神采奕奕地回来了,非常惊奇。薤白笑着问道:“太医曾断言我的病难以医治的呀。”说完,向太医叙述他在山中的八九个月的生活经过。
太医听后说道:“那时你在朝中日理万机,寝食无常,然服药无效,难以好转。此去丹霞寺休养,身安心静,加之又吃山小蒜,我想这小蒜定是通胸阳之良药。”
于是太医奏本皇上,皇上一听,龙颜大悦,忙下旨意,让太医命人速采来山小蒜。太医亲自煎好,让皇上服下,不消几日,病情很快见轻。即降旨将小蒜以“薤白”为名,载入药书,以供医用。
从此,中药里又添了薤白一味,朝中太医用薤白为主药,佐以栝蒌、丹参、枳实、降香等,治愈了数百例胸痹病症。
薤白“心病宜食之。”这是孙思邈的一句名言。
其味辛、苦,性温,无*,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武汉广慈中医实践,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患者疗效最好!
从中医角度来讲,心脏中又分为心阴和心阳,在推动气血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就是心阳气,当心中阳气不足的时候,中医也叫做心阳不振,心阳不振会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当血液运行障碍的时候,就会有心血管的问题,有的时候因为供血不足,出现面色苍白等情况。
那么心阳不振到底有哪些临床表现呢?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患者会感觉到后背有时候冰凉、怕冷,这个在《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叫做“背寒冷如手大”,同时会有心悸气短,怕冷的等症状。
这些主要是因为心阳不振,温煦的能力降低,同时血液循环也会出现缓慢的情况,才会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冷为主,又因为有血液循环不畅,所以会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而薤白的作用就是通阳散结,行气导致,能够将心阳虚导致的寒凝散开,有一定的走串性能,能够通达周身的阳气,所以适合心阳不振的患者服用。
这味中药较常见的吃法是在春天时候,采集新鲜的薤白,直接生吃或者是炒鸡蛋吃都是很好的。不过,薤白这味药是温热的药物,吃多了易上火,故经常上火,本身就口腔溃疡的人就不要吃了。
除了简单的吃饭还有个食疗方,叫做薤白鲤鱼汤,这个汤中除了用到了鲤鱼之外,还会用到薤白,韭菜子,生姜,这三种食物都是温热性质的,其中薤白和韭菜子能够问心中之阳,而生姜是能够温脾胃中的阳气,且生姜还能解鱼蟹*,又可中和鲤鱼的寒凉之性,只存其滋补之性,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一个灵活可变动的食疗方案,心阳虚不是很严重,就减少韭菜子和薤白的用量,要是心阳虚的厉害,就加重上述药物的用量,当然这个食疗方子也可针对脾虚,针对脾虚的患者,可加大生姜的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