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钓好鱼,就得懂浮漂一般我们出钓都没有完全陌生的鱼情,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基本鱼情,主要指的是鱼的大小,对象鱼种,完全陌生也没关系,因为肯定是先选线组再选漂,不可能是先选漂再选多粗的线啊多大的钩啊,那么线组都是从小到大这样钓的,因为小钩细线有机会搏大鱼,但是大鱼毕竟少,如果直接上粗线大钩很可能就一天打蛋钓了个空*,那么如何选漂呢,刚刚提到的2点就用到了。1、钓底就选长身的,稳定性好,长尾的(11-15目),兼顾行程,因为你也不知道鱼在什么位置。2、根据钓饵轻重选漂号,为什么要根据饵重来确定漂的浮力呢,试想一下,如果钓鲤鱼撮大饵团,但是却用了个小号的漂,那就相当于跑铅了,挂上饵直接沉底,虽然看上去是调4钓2,但是你以为钓的很灵吗,其实子线都不知道弯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说,鱼大嘴大饵就大,就得用大漂(没有大漂就减铅皮,调高目钓低目),鱼小嘴小饵就小,就得用小漂。千万不要说钓小鱼钓的快了,选个大漂吃铅大快速扎底钓速度那么就选个大漂吧,大也要有个限度,如果2个饵团加起来才能压下这个大漂一点点的目数的话,那鱼肯定拉不动漂,什么动作都没有,只能越钓越慢。二、调钓如果以上都看懂了,那么接下来这个调钓就易如反掌了,首先说说灵与钝,关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有一千个回答,说说我的理解:钓底:灵就是子线要直,子线越直就越灵,饵动线动漂就动,能不灵么,最灵到什么程度,双饵离底。钝就是子线压弯,子线越弯就越钝,饵动线动漂没动,能不钝么,最钝到什么程度,铅坠触底或者躺底。而我们实际垂钓一般不会走这2个极端,正常情况下,钓灵了就空竿多,就要往上推浮漂延长水线强压子线让饵触底。钓得太钝就跑鱼多,钩子钩不到鱼的上嘴唇,比如钩下面,钩侧面,还有从嘴外面钩进鱼嘴的,就要往下拉漂缩短水线让子线变直。如果说无论怎么推漂拉漂,都改善不了,不是空竿就是跑鱼,根本上不来鱼,那说明钩子有问题,钩大了鱼小吃不进嘴,空竿空竿,钩小了鱼大钩不住,跑鱼跑鱼。那么要钓哪一点比较好呢?我追求的是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点,下面我就说下如何调漂来达到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状态。如果要万分精确的达到这一状态,那么就要测饵重钩重什么的,说起来繁琐听起来难懂,做起来更麻烦,所以就是调个差不多,然后通过上面说的推漂拉漂精确找底。首先一点,调漂一定要半水状态(离底状态)调,无论是无钩调还是带钩调或者是挂饵调,都要半水调漂,离底多少就不要纠结了,只要离底就行,至于调好漂找到底之后多出那部分水线的重量,更不要去纠结了,毕竟还有后面的精确找底。1、拉饵轻饵(比重小的饵),空钩半水调3目钓3目,或者空钩半水调4目钓4目,至于是3目好还是4目好,那就要看你的心情了,看几目舒服就钓几目,调目可以根据情况差个2、3目,比如江河野钓就可以调个平水钓2目3目,调1钓2目3目,全都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底下的鱼,只要它想吃东西,它是不会管你浮漂是几目的。至于能不能把它钓上来,那就要看对于当时的鱼情来说,你钓的是灵了还是钝了。2、搓饵重饵(比重大的饵),对于比重大的饵,我觉得能尽量做到带饵调漂最好,为什么要挂饵调呢,因为我们也看不出来要用的饵的比重究竟多大,有时候那饵比重大的不行,本来空钩调了5目,但刚挂了一粒饵,漂就整个被拉下水了,这时候你再挂双饵找底,妥了!整个一个跑铅钓,无论你怎么往下拉漂,那子线都直不了(饵横躺在底),就算把漂拉水里了,那也直不了,了解情况还好,减减铅皮改善改善,不了解情况的,钓一天,漂一动都不动。一般来说,商品饵比重做的都挺好的,下落动作都很优美,但是野钓有时候用的是自制饵,沉的相当快。所以就挂饵调,但是不是挂双饵,而是挂单饵,于是就有,单饵半水调2目,双饵找底钓2目3目。3、无钩调漂法:很多人说此法不好不准不科学不实用,其实我觉得无钩调漂法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这种方法调漂呢,就是挂红虫钓的时候,而且是每钩只挂一条红虫的时候,我就用无钩调漂法来调。。相对第2种情况大比重的饵来说,1条红虫轻又轻,那怎么找底呢,于是我就想到,不如用无钩法调漂,然后用钩子找底,一般就是半水无钩调4目,然后挂钩挂红虫,钓个2、3、4目都可以。以上并非3种调漂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就是根据饵的比重来调,越重的饵越选大漂调的越高,为了钓上饵触底这一状态。而比起调钓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精确的找底,如果出现频繁空竿或者跑鱼的话,还不能正确处理,那就不能怪浮漂了。还有就是很多野钓的钓友想知道怎么避开小杂鱼,我觉得大吃铅直接杀底这种办法是下下策,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小饵料中的小麦蛋白(拉丝粉)成分和一些油腻的物质。钓鱼不是数学题,钓有法而无定式,胜于应变败于教条,连鱼都找不到,还谈什么竿钩漂线?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把鱼钓上来你就是高手,钓不上来,鱼就是高手。有用请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