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后
大学课程的练习题
相对于高中来说会少一点
但是许多课程
都加了一项实践作业
它叫做:
小!组!作!业!
被小组作业支配的恐惧
你还记得吗?
小组作业,又称大作业,是一种多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新型教育模式,广泛应用于大学课堂。区别于普通团队1+12的模式,小组作业往往可以创新性地达到1+1+1+1=1的惊人效果。
有这么一张图
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小组作业的困难从分组环节就开始了。这个环节往往发生在开学第一课小组往往是被随机分配在一起的,或是好朋友一起组队。尤其对于“社恐”者来说,分组实在是无比煎熬。
分好组后
小组作业就开始了
通常它被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在老师眼中,这个过程有利于促进团队合作,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而在同学们看来(尤其是组长),这是如何一个人高效做好五六份任务的过程。
在小组作业中,大家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起来看看你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
01、“划水”型选手
小组里总有那么一两个人
他们从参与到结束
从头划水到尾
有着最好的表情管理能力
和语言管理能力
组长分配任务或者小组讨论时
不论计划有多宏伟
ta往往有最真挚的眼神
一脸迷茫
满脸写着“我是废物”
当别人问起时
他们使用的语言仅限于
“啊这个我不会”
“我不懂我不懂”之类的童颜童语
02、“永远找不到人”型选手
这类组员永远有各种借口
缺席小组讨论
无限拖延、迟交作业等
最常用的借口有
“不好意思我今天下午和朋友约了”
“抱歉我手机快没电了
不能参加线上会议了”
“我的网不好我先退出了”等
委婉且体面地逃避任务
但是偶然间你会看到
他穿梭在各种游戏软件中
在其他交友群里活得风生水起
在作业群里
他可能是条咸鱼
但是在其他群里
也许他是条
一心想跃过龙门的鲤鱼
03、“外联交际花”型选手
他们也许没有认真完成DDL
但他们是推进本组发展的一大动力
及时掌握隔壁组的进度
没事就去打探消息
聊天中都渗透着“卧底”的小心机
出色的同学甚至
有做外联部长的潜力
他们跳出组别框架
联系上一级学长学姐
拿到第一手的复习资料
这样一来
虽然ta没有完成组内最核心的任务
但ta还是小组的功臣
04、“神仙组员”型选手
善于思考想法多多
勤恳做事调节矛盾
思路清晰成果优秀
身担组长的重责
秉承着早写完早超生的初衷
秉承着对学习的热爱
以一人之力carry全场
第一个回复“收到”
第一个打开知网维普
第一个上交群文件
Ta就是任务行进的永动机
Ta就是小组迈向高分的法宝
这样的组员
请给我来一打!
05、“群聊管家”型选手
全组最捧场的成员非他们莫属
每当一名组员完成任务时
他们一定在关键时刻出场
送上“好棒!”“辛苦了!”等真诚的话语
此时
他们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顾名思义
坐在路边鼓掌就是鼓舞组员
疯狂吹“彩虹屁”
组员渴了
奶茶安排!
组员饿了
炸鸡送上
每当小组作业取得阶段性进展时
都是他们展现光辉的时刻
06、“急性子组长”型选手
本以为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没想到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队友繁忙不回消息?
搜的资料都来源于百度百科?
队伍分工不明确?
没有人愿意去讲ppt?
DDL将至还有人没有提交?
急性子组长陷入了沉思:
我一天就能搞定的作业
为什么要分成几个人做?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我自己来!
因此
小组作业最后就会变成这样——
这些Tips帮你度过小组作业的难关
分工明确,各有所长
充分相信他人的长处,对自己也是一次成长。毕竟一个人就算再有才华,也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彼此信任才是一次良好合作应有的样子。
参与感是第一生产力
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认真做好,这一次的认真完成,这不仅是培养团队合作的第一步,也是下次担当更重要任务的基础。
良好沟通,互相信赖
组长要充分信任组员,根据其不同的个性能力分配工作、组员要尊重组长的安排,也可以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管是一个人默默承担一切,还是逃避承担责任,都是不对的。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每个人都多一份理解与支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培养起凝聚力。这样团结起来的力量一定可以胜过单打独斗。
关于小组作业
你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天下为小组作业头秃的大学生
都是一家人
唉ε=(′ο`*)))
不说了
高校菌也要去完成小组作业了
来源:广东大学生日常
后台回复“热门”二字
后台回复“热门”二字即可查看精彩文章
西安一批高校接连解封!国庆放八天!
陕西多位高考生因系统崩溃错过志愿填报?!官方回应了!
学生不满封闭管理集体呐喊半小时?西外回应来了!已进入收尾阶段!西安这所高校即将拥有全国高校最大的“万人体育馆”?!
官宣了!这3条地铁线路年底通车!西安多所高校喜提地铁!过亿了!西安一高校又喜提热搜!陕西“吃鱼”大学!高校打捞份鱼请师生吃全鱼宴!学生:没白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