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要快,把人抢回来”“帮我们介绍一个人给你拿块钱”“省外的人有块钱路费可以报销”……“抢人大赛”年年有,今年尤其快。
据报道,刚开年,不少地方就拿出百米冲刺的拼劲儿,“抢人大赛”轰轰烈烈展开。在抢人的手段上,各地使出浑身解数,“直播带岗”,发放各种返岗补贴、奖励,并且点对点包车接送,更有采用免费返岗复工包机包车的方式“抢人”。
1月26日晚,广东首趟返岗免费专列搭载余名广西员工抵深;1月27日,湖南首趟返岗务工专列K次满载着名返岗务工人员从湖南省新化县出发,直达深圳站,拉开了全省新的一年稳岗就业序幕;1月27日,江苏省无锡市和云南省曲靖市的共同协调下,曲靖市名务工人员乘坐包机抵达无锡;1月30日,名广西务工人员搭乘入粤返岗免费专列抵达广州……
包车的包车,包机的包机,还真是“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这样的“抢人”很是高大上,确实诱人。加之,返厂进厂还有补助,很容易抢到人。
事实上,如此“抢人大战”并非首次横空出世,而是近年来的常态化做派,只不过今年更为突出罢了。
毫无疑问,如此大手笔布局跨省招工、人才招聘,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而“抢人大赛”越激烈,说明融融暖意扑面而来,彰显出向发展要效率的决心、信心和进取心。但这样的代价不小,也是一笔不菲的生产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自“抢人大战”开始,各方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有声音认为,企业抢到人后很可能降低薪酬。此外,企业还要花大钱将劳务用工承包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有经过中介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就表示,工资明显缩水。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有意思的是,企业员工春节返乡过年本是常态,年后返岗也应是常态,缘何还要年年兴师动众跨省招工?
究其根源,关键是留不住人。而拿什么留人,人人心知肚明,可就是没有多大改变,以至于年底返乡,开年招人,年年岁岁花相似,甚至愈演愈烈。如此反反复复,如何是好?
有评论指出,“抢人力”也得做好为“人”服务。没错,如何服务,关键就是一个“留”字。至于如何留,要在事业、情怀、待遇、机制方面下工夫。
事实上,核心在于待遇留人。只要待遇提高了,其他三方面也就跟得上了,留住人自然不在话下,也就用不着年年岁岁拉开“抢人大赛”序幕。
我到觉得,与其轰轰烈烈包机包车“抢人”,找劳务公司代招工,不如把这些开支节省下来,切实提高员工薪酬更实在,也才能留得住人。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会到薪酬高的企业工作。如果待遇不理想,注定是留不住人的,也难以避免“抢人大战”不再上演。
说实话,各地大费周章地在春节后抢人,与地方的就业环境不够好,服务不完善,务工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密切相关。这方面不完善,“抢人大战”南终结。相反,这些方面得到完善,务工人员自然会欣然前往打拼。
本质上,人员流动本就是市场行为,也都知道哪里就业环境、待遇好就会往哪里跑。反过来“抢人”,看似服务周到,实则是违法市场规律的行为。
有网友指出,春节“抢人大战”,再大的招工手笔,再丰厚的奖励补贴,都是一种附带因素。因而建议,要真正在“抢人大战”中取得胜利,不只要靠包车包机,说到底还得服务好各类务工人员,让他们意识到在这里能真正兑现劳动力的价值。
说的也是,如果平时,假难请,缺少关怀,坚持一年已经很不错了,下一年恐怕没人敢去。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因加班而辞职的越来越多。这无疑值得企业反思。
面对春节后“用工难”问题,企业不能一味包机包车跨省“抢人”,应静下心来反思,如何吸引人。而地方政府也应扶一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别再迎合企业包机包车“抢人”。
有报道称,多地打响跨省招工“第一枪”,结构性用工短缺依然明显,也说明“抢人大战”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包机包车跨省“抢人”,虽是疫情后时代经济复苏的象征,用工稳就业也至关重要,但包机包车“抢人”治标不治本,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实际上,为了避免年年上演“抢人大赛”,是时候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至于如何做,上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