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u0001商家u0001失误u00
TUhjnbcbe - 2025/6/19 16:45:00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年春晚,伴随着赵本山、宋丹丹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精彩演绎,“薅羊毛”一词为大众所熟知。“薅羊毛”,本是指消费者通过参加商家提供的各种福利活动,使自己购买到优惠价格的商品,以达到省钱的目的。只是商家偶尔也会在优惠设置上出错,消费者们发现后,则会一哄而上大薅特薅。

这就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用户利用漏洞“薅羊毛”是否违法?合理省钱与非法薅羊毛的界限究竟在哪呢?

图片来自网络

一、层出不穷的薅羊毛事件

回看电商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因为标错价格、优惠设置错误等原因造成巨大损失的例子并不少见。

案例1:元气森林被“砍伐”

年10月26日,元气森林一淘宝店优惠设置出错,消费者能以10.72元购买原价元的3箱气泡水。这一漏洞被发现后,大量消费者下单,有人甚至购买数千箱。发现失误后,涉事的元气森林官方店紧急下架所有商品,并公告称因失误导致低价订单远超库存,请求消费者退款以减少损失。

案例2:粗心果农遭“洗劫”

年双十一,有某猫商家因操作失误将26元g脐橙设置成斤,某UP主带领粉丝薅羊毛,下单2万多笔。商家爆单无法发货,该UP主又号召粉丝投诉商家虚假宣传,导致商家保证金被扣光,店铺关门。商家道歉并请求退款,店主深感疲惫,发出道歉信。

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3:瑞幸咖啡遭“席卷”

4月18日,有部分网友发现,瑞幸咖啡在饿了么平台上的椰云套餐价格异常,低至不到5元,甚至有人以0.01元下单。随后,大量订单涌入导致门店无法处理,部分门店因此暂时关闭,并取消了未完成订单。对此,瑞幸咖啡官方发布道歉信,称是后台价格配置问题,已取消异常订单,并考虑对用户进行补偿。

二、被薅羊毛的“锅”,谁来背?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针对此类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

《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根据规定,只要消费者确认了价格,支付了价款,那么此合同就已成立,商家应该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按消费者支付价格发货。

但同时《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因操作失误导致商品标注价格远远低于采购和实际销售价格的行为,就符合“重大误解”的规定,商家可以在九十日内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买卖合同,也可以联系买家解释并道歉、协商解决,降低损失。

所以,因操作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的商家可以选择不发货,但在错误发生后,商家的处理方式和售后态度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为了避免上演被薅羊毛的“惨剧”,商家在上架商品和设置优惠的的过程中要仔细确认,谨慎操作。当还是无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时,商家应该及时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口碑。

三、“薅羊毛”的合法界限在哪里?

“薅羊毛”本意指的是去享受商家推出的优惠活动,是一种合理省钱的行为,根据商家宣传,按规则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进行真实的交易,用商家的优惠券和积分兑换礼品,属于合理合法省钱。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最常见的“薅羊毛”行为主要有两类:利用平台的活动规则获得一定优惠;利用平台的系统漏洞获利。在现实的消费场景中,前者行为由于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可以依据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和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而后者则容易触碰法律红线。总体来看,现实案件呈现出的“薅羊毛”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利用电商平台的漏洞,采用刷机等方法逃避平台对用户资格的验证,多次获取优惠券或补贴,并将之转卖他人以获得实际利益。2、在电商平台上同时注册商家和买家,多次自我虚假交易,以骗取平台对商家或对买家的补贴,并将之提现获利。3、通过收买、窃取等不法方式获取大量公民信息,利用收买信息在电商平台中注册新用户,以获取新用户补贴并提现获利。4、商家误标商品单价,或以刷单等目的故意低标商品单价,行为人明知商家不可能真实发货,借此机会恶意下单,事后以商家不发货为由利用电商平台的规则投诉商家,以获取商家缴纳的保证金赔偿。5、针对电商平台或线下商家的优惠、抽奖或有奖游戏系统研发黑客软件,利用该软件破解相应系统,跳过用户资格验证、抽奖或游戏环节,直接获取优惠、奖金。在上述几种情况中,衍生出了专业“刷单”、虚假交易、骗取平台补贴等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隐瞒真相获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涉嫌刑事犯罪。那么,普通消费者如果使用自己的小号、父母的账号等多“薅”几次“羊毛”,会不会也涉嫌违法呢?答案是,消费者只要使用真实的个人信息,获取应有的商家优惠,且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恶意,该行为并不违法。

因此,“薅羊毛”的底线在于,行为的出发点不能是对他人财产的恶意侵犯或占有,而是公平合理地利用现有规则。

四、遭遇“薅羊毛”怎么办?

对于商家而言:

1、在发现相关错误或漏洞后,应当立即纠正或修复,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消费者进行说明,由消费者撤回订单,防止损失扩大。

2、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撤回订单的,商家应当在知道相关事由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以重大误解为由及时行使撤销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3、如遭遇有组织性的恶意“薅羊毛”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案。

对于消费者而言:

1、在收到商家撤回订单的请求后,建议首先确认该情况是否属实,可以通过比价网站查看商品的历史价格,避免出现商家主动设置促销后又反悔或是故意吸引流量。

2、在同意撤单后,建议评估撤单可能会产生的相关损失,因商家对此具有过错,消费者可以在撤单后要求商家承担部分损失。

五、结语

薅羊毛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合理的薅羊毛并没有什么问题。消费者可以薅企业的羊毛,企业一直也在薅消费者的羊毛。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自己行为,企业不得虚假营销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也不能用违法的手段去薅羊毛。

恶意的薅羊毛,甚至薅到别人倾家荡产,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薅羊毛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商家u0001失误u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