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带娃老人们如临大敌的日子。因为他们怕自己的孙子孙女着凉,气温一下降,就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孩子穿衣服。
而且,只要孩子在冬天一感冒,老人就说肯定是衣服穿少了,然后给孩子又套上几件衣服。
孩子冬天感冒,婆婆与儿媳起了矛盾
邻居家的小周,虽然和婆婆住在一起,但平时也亲力亲为照顾孩子。如今她的孩子2岁了,能跑能跳的。最近天气转凉,小周却因为孩子感冒的问题,跟婆婆闹了矛盾。
前些日子降温婆婆说要给孩子穿多一点衣服,小周却以穿太多孩子不舒服为由,她穿几件,娃就穿几件。婆婆不乐意非得再给孩子加衣服,两人争执不下,最终决定给孩子多穿一件衣服。结果前几天孩子感冒了,婆婆心疼小孙子,说听她的再穿多一点孩子就不会感冒。
小周也说不出话反驳,后来去给孩子看病的时候,婆婆在医生面前不停地数落儿媳不会带孩子,导致孩子感冒云云。儿科医生说:其实孩子冬天容易生病不一定是穿太少,也可能是“穿太多”。
孩子冬天“穿太多”更容易生病,很多老人都不知道这点
在老人的观念里,冬天冷就要多穿衣服,不然容易感冒。年轻的父母通常也都会说,孩子不冷的,老人给出的答案,一般都是我都觉得冷,孩子怎么会不冷呢?
其实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和老人相比,确实不那么怕冷,而且他们的体温比成年人稍高;因为小孩子身体发育很快,新陈代谢旺盛,体温高不那么怕冷;而老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远不如小孩子,所以他们更怕冷。所以说,老人觉得冷的情况下,孩子不一定觉得冷,也就不一定要穿太多衣服。
但很多老人不知道这一点,自己觉得冷了就给孩子也穿上厚厚的衣服。实际上,孩子冬天“穿太多”更容易生病。
为什么呢?因为年幼的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控能力弱。一旦给孩子穿得太紧太厚,就导致他们体温过高,然后出汗着凉,就容易生病感冒。再加上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穿着厚衣服来回跑几次就出汗了,出汗了也容易着凉。
而且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捂热综合征”。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也被称为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在冬季经常会出现的病症。它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穿衣服太多,导致体温过高、呼吸困难。进而使得孩子出现脱水、呼吸衰竭甚至是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严重的时候孩子会有生命危险。
有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婴幼儿出现“捂热综合征”的致死率高达18.3%,而且还会出现如癫痫、失明、失语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此外,给孩子穿得太多,还会影响他们的骨骼发育。
给孩子穿得太多,把他们裹得就像一个粽子,看起来圆嘟嘟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如果是不会走路的婴幼儿,那么过多的衣服会让他们翻身、抬头、爬行等活动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懒得动。处于生长期的孩子缺少运动,对骨骼可不是好事。所以说,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别让老人给孩子穿太多。
当然啦,大人穿几件孩子穿几件的做法,也容易导致孩子着凉:
或许有的人就要问了,前面不是说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孩子体温高吗?但是别忽略了另一个,那就是孩子的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当成年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下,皮下血管就会收缩,减少流到皮肤表层的血液,防止身体热量流失。
但孩子的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外部环境降温了,他也不会调节,然后身体热量流失快。所以天气稍微凉的时候,年幼的婴儿和孩子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摸上去都是冰凉凉的。要是父母不注意的话,孩子体温持续流失就会着凉感冒。
那么冬天给孩子穿衣服,应该要怎么做呢?
①以孩子身体体温和手脚体温为判断标准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判断要不要给孩子加衣服。其实有一个很简单方法来判断,那就是结合孩子的身体温度和手脚温度作为标准。最合适的情况是,孩子后背、肚子是暖暖的,手指脚趾是凉凉的。如果孩子脚趾都是暖的,说明身体中枢的温度稍高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而如果孩子后背、心口都有点凉,说明要加衣服了。
②宽松舒适
有不少的老人和父母给孩子穿衣服就是“裹粽子”,不管穿得多或者少,都是要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孩子是没有着凉的风险了,但是呼吸的问题有出现了。给孩子裹得太严实,会导致他们呼吸不顺畅。所以说,冬天给孩子选衣服,尽量选大一点的,穿起来不至于太紧。
③三层穿衣法
三层穿衣法指的是最里面的那层穿吸汗、透气的柔软贴身衣物;中间那一层,看情况穿薄一点的羊毛衫、或者是保暖的厚一点的毛衣;最外面的一层,也可以根据情况需要,穿羽绒服、薄外套等。如果外面风大,也可以穿防风的风衣。
今日互动话题:给孩子穿衣服是一门学问,冬天来了你平时是怎么给孩子穿衣服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