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开启“”促销活动
“剁手党”纷纷上线
一些“薅羊毛党”也找准时机
瞄准电商平台的交易漏洞
通过“刷单”等方式谋取不当利益
疯狂试探法律底线
案件还原
日前,在本市东丽区经营快餐店的张某夫妇,便利用平台补贴漏洞,自导自演疯狂“刷单”,仅在短短5天的时间内,骗取补贴10余万元……
骗补贴
既当“商家”又当“消费者”
家住本市东丽区的张某夫妇,经营着一家快餐店,并与某电商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将自家的快餐以外卖、团购等方式进行推广。
为了增加竞争力、拓宽业务,为了吸引人气,合作的电商平台推出了一系列返券消费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元的商品,现在只需要花费70元,而凭借顾客提供的取货码,商家仍可从电商平台兑换元。
“这个活动有利可图啊,在操作中,自己既可以当商家,也可以是消费者啊。”
经过一番合计,张某夫妇趁着平台搞优惠活动时,用亲朋好友的手机下单,使用购买优惠劵的验证码,完成“成功消费”操作,随后公司将消费的金额以及补贴打到他们的银行账户。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交易,商品没有产生消耗,只是进行了团购券购买下单和消费验证的两个操作。
狂刷单
雇人诈骗补贴10余万元
就这样,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张某夫妇就“赚”到了数千元平台“补贴”。
“这羊毛薅的太刺激了,这是商机啊,得赶紧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帮忙‘刷单’……”
看着手机里飞速增长的余额,夫妇俩决定扩大刷单范围,四处添加同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