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但“羊毛党”却成了平台经济的“蛀虫”。记者走访发现,与最初网民享受平台的优惠不同,近年来“羊毛党”呈现“职业化、专业化、团队化、跨国化”趋势。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有团伙不到3天即“薅羊毛”多万元,截至年我国“羊毛党”灰色产业市场规模逾亿元,严重影响我国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电商频遭“薅羊毛”
网络流行语“羊毛党”原是网民的戏称,指的是在电子商城、银行、实体店等各渠道的优惠促销活动、免费业务中,以相对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物质实惠的人群,这一行为也被称为“薅羊毛”。
不过,近年来“羊毛党”人数、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新兴垂直类、拼购类社交电商为抢占市场,推出大量优惠活动,为“羊毛党”的滋生提供了沃土。现在的职业“薅羊毛”已经成为一批人利用非法手段钻平台优惠活动的漏洞,从中赚取差价牟利的犯罪行为。
记者不久前体验过一次“羊毛党”的疯狂攻击。当天,一家电商平台推出晚9点优惠抢购活动。晚6点,职业“羊毛党”发起试探性攻击,探一探每个账号可以抢几单优惠。5分钟后,这家公司的安全专家魏晓华(化名)协调平台做出调整,每个账号限定抢1至2单。为了扩大抢单量,“羊毛党”随即调整战术,启用主力部队——囤积的老账号。
“为了规避技术人员拦截,这批账号早在今年元旦便注册了,养了半年,就等这次抢单。”魏晓华说,“我们早就盯上这批账号了。”20多分钟攻击后,“羊毛党”几乎一无所获。
“羊毛党”再次调整战术,开启机器人批量注册新账号,招募“新兵”。“这是个‘昏招’,批量注册的账号很容易识别。”果然,这波进攻很快被击溃。
到晚8点半,“羊毛党”启用真人团队。他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