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岭泉官庄村,王玉香老人正在展示她缝制的红鲤鱼。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岭泉官庄村,徐安慧老人正在缝制绣球。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图为李玉英老人缝制的布老虎、元宝和红鲤鱼。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奶奶,大多数都会手工制作鲤鱼、布老虎、元宝、绣球等流行于民间的各种传统布艺。据今年78岁的王玉香老人介绍,手工制作一条红鲤鱼,得7天的时间,一针一线的缝制,少说也得有上万针。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红鲤鱼、布老虎、元宝、绣球等这些流行于民间的“女红”,都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色彩。手工制作的红鲤鱼,一般是在新人结婚时,挂在洞房两侧,寓意新人进入洞房就鱼跃龙门,能生儿子,也寓意吉祥。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布老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农村孩子最普遍的一种玩具。老人亲手缝制布老虎,送给儿孙,企盼百兽之王能护佑孩子百毒不侵,健康成长,虎虎有生气,反映出老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元宝和绣球也都是在新人们结婚时,悬挂于洞房门帘之上的喜事用品。挂元宝,寓意金银满屋,新人今后的日子幸福美满。而挂绣球则寓意新人新婚礼成,团团圆圆,吉庆瑞祥。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据了解,莒县寨里河镇岭泉官庄村从过去就有手工缝制“女红”的传统。该村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会制作。她们利用农闲的时候,买来材料,亲手制作红鲤鱼、布老虎、元宝、绣球等,赠予自己的儿孙以及亲人和邻居,但是她们很少拿到集市上去卖。 图片来源:刘明照/视觉中国
山东日照农村奶奶万针绣“红鲤鱼”技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