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创授权)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封神演义》中的三教教主分别是,人道教为老子,阐教为元始,截教为通天,燃灯道人是阐教的副教主。此外西方教的教主为接引道人,副教主为准提道人。
可是,这里面有几点问题,需要再详细的解释一下,以此来佐证我的观点。
先来看看,书中对燃灯的描述。
闻太师眼见着派往西岐的几路兵马以惨败收场,不得已,只能亲征。没想到,西岐藏龙卧虎,连续几战,闻太师也败北了,不得已,在徒弟吉立、余庆的建议下,邀请截教的师兄弟们来帮忙。请的是东海金鳌岛十天君,十天君摆下十绝阵。
落魂阵的姚天君,甫一摆下阵法,就想露精神,用扎草人的法术,把姜子牙折腾的半死。幸亏赤精子热心肠,跑来救了姜子牙。
到了真正破阵的时候,燃灯道人来了。燃灯道人来之前,十二金仙早已经到了,只等燃灯来了,指挥大家破阵。
燃灯来赶场的时候,书中旁白写到:
一天瑞彩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彻。
鹿鸣空内九皋声,紫芝色秀千层叶。
中门现出真人相,古怪容颜原自别。
神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录无生灭。
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
燃灯道人到了现场,大家将燃灯迎入芦棚,燃灯坐定后,十二金仙等向燃灯行礼,燃灯说到,众位道友,我来迟了,请勿见怪。姜子牙马上起身打躬说到:专候老师指教。燃灯说到:我此趟前来,一是为子牙代劳,二是众道友有难,我来帮忙,三是了却我的念头。众人听了大喜,都说道长之言,甚好甚好。
这里的几个细节要注意。
第一个细节,燃灯到了之后,十二金仙等需要向燃灯行礼。如果大家是平辈的师兄弟们,见面的时候,只需要有礼貌的打招呼就行了,为什么要行礼呢。岳不群见到其他四派的掌门或平辈师兄弟们,只需要很客气的打招呼、寒暄一番即可,他需要向左冷禅、莫大先生、天门道长等人行礼吗?不需要啊。什么时候需要行礼呢?青城四杰见到青城派松风观观主余沧海才需要行礼,令狐冲、劳德诺、陆猴儿等人见到岳不群和宁中则才需要行礼,因为那是见到了师父或长辈了。
第二个细节,燃灯燃灯称呼十二金仙为道友,十二金仙称呼燃灯为道长。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武侠小说中,两人见面后,不管对方比自己年纪大小、武功高低,一般都称呼对方为大侠,这是很客气的称呼。这里的燃灯对十二金仙的称呼,更像是各位“同门”的意思。
而十二金仙对燃灯的称呼是道长,更像是“师长”的意思,因为十二金仙并未称呼燃灯为“师尊”或“老师”,称呼燃灯为老师的是姜子牙。
第三个细节,为什么姜子牙称呼燃灯为老师?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章后面解答。
书中旁白说燃灯道人是仙人班首,佛祖源流。这里的班首是什么意思?在破十绝阵时,十二金仙要排班,非常严整,在破诛仙阵时,十二金仙依然要排班,这两次排班,燃灯道人都没在里面。
按理说,既然燃灯道人是班首,那就应该处于第一排的位置。可是燃灯并没有参与排班,这就说明,燃灯地位高于十二金仙。燃灯到来时,称呼十二金仙为道友,而不是众弟子,说明燃灯可能不一定比十二金仙高一辈。
但是每次姜子牙遇到困难,十二金仙等来帮忙时,都是听从燃灯的指挥,当有师尊时,就听从师尊的安排。
这里就可以看出,燃灯就是阐教的副教主。
虽然姜子牙管燃灯道人叫老师,燃灯道人也是阐教的副教主。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既然燃灯是副教主,为什么那么多的截教弟子看到燃灯时,一点没有尊敬之意呢?像云霄,直接大呼燃灯道人的名讳。
那是因为两教对立,各为其主,既然两方已经是敌人了,还讲什么客气?最起码,在气势和士气上不能输了,这叫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而且,三霄有绝世法宝,就连老子和元始来了,她们都不怕,也没什么礼貌,敢对二圣出手。
鸿钧老祖的弟子只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并没有燃灯道人,那燃灯道人是不是鸿钧老祖的弟子呢?应该不是。书中出现过一句话“一道传三友”,这个三友指的是老子、元始、通天。通天教主摆下万仙阵,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截教惨败。鸿钧老祖前来讲和,先找到通天教主,带着通天教主去找老子和元始,到了芦棚那里,通天大呼:快叫老子和元始出来接驾,师尊到了!他为什么不说:快叫老子、元始、燃灯出来接驾呢?
因为燃灯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和十二金仙一辈。
当然,在这万仙阵中,通天教主犯了严重的战略和战术失误,从战略方面说,截教同时和人道、阐教、西方教开战,这就相当于三线作战(这个问题本篇也展开谈一谈)。
战术上的失误,就是掉进了“田忌赛马”的圈套。万仙阵时,截教弟子出来索战,阐教先仔细观察,然后再定有谁出战。
本来,阐教和截教的二代弟子,都是法力差不多的,如果公平出站,只依靠自身的法术和法宝,那么就相当于上驷对上驷,中驷对中驷,下驷对下驷。可是呢,每次阐教弟子去破阵时,元始天尊都会给弟子一些自己的法宝,元始天尊的法宝都是顶级法宝,这些阐教二代弟子有了师尊的法宝,就相当于从下驷变成了中驷,去对截教的下驷。由中驷变成了上驷,去对截教的中驷。这样的话,阐教稳赢。
田忌赛马的陷阱在于三盘两胜,如果双方各取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一起跑,但是只跑一场,前三名中,谁的马占数量多,谁就赢了,那样的话,齐威王必定能赢。因为前三名中,是齐威王的上驷、田忌的上驷,齐威王的中驷。前三名中,齐威王占了两个名额。
万仙阵不同于比赛,这是生死较量。通天教主号称万仙来朝,座下弟子无数,他最起码应该采取多对一的战术。一个阵法中,坐镇的不应该只有一个截教弟子,最起码,是两个弟子对一个阐教弟子,如果阐教弟子增加一个,截教就增加两个。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消灭阐教弟子,才是最佳选择,如果兵力太分散,只会被三教合围,逐渐击破。
阐教就明白这个道理,截教的金灵圣母是何其的强悍,阐教就安排普贤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三位大士,围攻一个金灵圣母。而且还安排燃灯道人在半空中截杀金灵圣母。看看阐教多聪明。
截教教主通天,也犯了同样的失误。在万仙阵中,被四位教主围住,他应该先挑一个教主猛攻,应该挑谁呢?有人认为,应该先挑一个最弱的,谁最弱呢?有一些解读者分析,接引道人最弱。那么就应该先猛攻接引道人?我觉得,应该先攻击元始天尊。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是来凑热闹,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他和截教无深仇大恨,他们西方教只是想趁机捞好处。虽然截教通天教主很反感西方教,但是西方教两位教主,不会向通天下死手,最多只是扰乱通天教主的视线,起到分散通天教主注意力的作用。
那剩下的老子和元始怎么选择呢?当然是选择元始。
因为元始和通天的法术差不多,通天要是首选猛攻老子,老子能抵挡住。这时候,给了元始偷袭的机会,因为通天和老子大战时,是陷入拉锯战的。
如果首选猛攻元始,那就不好说了,元始和通天是差不多的水平,万一猛攻之下,元始输了呢,所以,老子看见通天猛攻元始,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就元始,相当于支援。二是不管元始的死活,直接趁着机会偷袭通天。那么。如果通天首选直接猛攻元始,那老子会怎么选呢?我觉得老子会选择去救援元始,而不是偷袭通天。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西方教的两位教主还看着呢,老子需要表示自己和元始的亲近,不能以牺牲元始来换取打赢通天的战果,那样的话,老子的形象就全没了,成了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了。
既然燃灯是元始弟子,那如何解释,姜子牙和十二金仙一辈,十二金仙和燃灯一辈,可姜子牙却管燃灯叫老师呢?
管燃灯叫老师的不止姜子牙,还有曹宝和萧升。我猜测,阐教的情况是这样的。鸿钧老祖的弟子只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的弟子有燃灯、十二金仙、云中子、南极仙翁、姜子牙等。因为燃灯入门最早,对比燃灯的法力、资历、地位等,其他弟子望尘莫及。
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元始天尊是教主,负责讲解大道的理论,燃灯作为副教主,负责具体指导十二金仙的修行。
很像某些高中,有讲课老师,只在课上讲解知识,还有辅导老师,只负责给学生讲题,判作业,值守自习课。元始天尊和燃灯道人的分工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十二金仙等人是在燃灯指导下修行的,所以,算是半个老师,因此姜子牙等资历较浅的人,称呼燃灯为老师。因为燃灯毕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所以,对元始天尊和燃灯道人还要有一定的区别,区别是什么?姜子牙称呼元始天尊为掌教老爷,称呼燃灯为老师。
打个比方,笔者是沧州人,自小练习武术,我自5岁开始习武,一直练习到12岁,前三年,只练习扎马、压腿、劈叉、翻跟斗、蝎子爬、鲤鱼打挺等,不学习具体的拳脚。我们学习时,一般是这样的程序,第一天先拜见老师,老师根据我们的特点,选定一位师兄带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练习方式,也就是如何压腿、扎马等,由这位师兄,一直带着我,教给知识,监督修炼。老师只是定期考核我们的基本功,在考核之后,指导一下,纠正一下,说一些注意事项。等我们学习满三年,基本的扎马、劈叉、旁连、健子、正跟斗、倒跟斗、蝎子爬等都练好了,师父才正式教给我们拳法,教给我之后,还继续有带我的师兄继续带着我练习拳法,老师定期考核。
带我的师兄,对我来说,亦师亦长亦友,对我来说,既是我师兄,又算是半个老师。
燃灯和十二金仙、姜子牙的关系,与我和师兄的关系相比,如出一辙。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我在之前解读已经分析过,广成子是阐教大弟子,绝不是南极仙翁,和这里燃灯作为副教主并且是早于广成子的元始弟子相冲突吗?我觉得不冲突。燃灯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还未创立或接掌阐教时就跟着元始天尊修行,在元始天尊开创或接掌阐教之后,燃灯作为最早的弟子,已经远远高出十二金仙了,都开始指导十二金仙的修行了。所以,在正式开始立教收徒之后的第一位大弟子是广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