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要来了!现在的年味也没有以前浓了,以前过年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孩子,因为可以吃到好吃的,穿新衣服,拿压岁钱。过年是个中国人阖家欢乐的日子,而在地图的鸡冠子位置的东北更注重过年的气氛,虽然他们地处在寒冷地带,但依旧不能阻挡他们把年过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东北人过年最注重的东西肯定是食物。老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唱了这段民谣,东北过年的美食也就准备的差不过了,接着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家家户户基本上买的东西都够吃到正月十五,鸡鸭鱼肉虾应有尽有,这就是东北人说的丰收年。从旧俗上来讲,东北人的年菜,一般是十二道。也就是说,到了年三十儿晚上,饭桌上应该有十二道菜,这寓意着一年十二个月。而在荤素搭配上,则讲究六荤六素,说的是一年里有喜有忧。东北人过年吃什么?接下来小编就好好给大伙讲讲这民谣里说的这些美食,光是念名字,口水就直流。
尽管现在很多人过年会上馆子吃饭,但大部分东北人还是喜欢在家吃。全家十几口子团聚在一起。东北人对年饭的要求很高,在东北,过年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晚上8时许就开始入席,这顿饭一直要吃到深夜。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即:鸡(大吉大利)、鱼(年年有余)、排骨(节节高升)和肘子(财源广进),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东北”了!小鸡炖蘑菇、杀猪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即可。
1.杀猪菜:东北过年要杀猪来庆祝,猪的各个部位都会做成美味,而其中杀猪菜也成了过年大菜。所谓的“杀猪菜”就是以冻好的肥猪肉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肠一起炖,大年三十儿晚上热腾腾的一上桌,又香又暖和!如今,东北人过年早已不拘泥在家里做饭,更不局限于只吃东北菜,但对年菜的要求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大鱼大肉管够”的豪放作风。东北人临近过年时如果家里有猪的一般都要杀猪,之后烩上自家的酸菜,满满一大锅,相当有食欲了。
2.猪肉炖粉条:将猪肉大块大块地切下来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很是热闹。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3.小鸡炖蘑菇:
所谓小鸡,其实是乡下的笨鸡。由于笨鸡吃五谷杂粮和虫子长成,其味也醇,其余香也浓,尤其是在饲料鸡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鸡更给人以返朴归真的厚道之感。这里的蘑菇可不是南方平时见着的那些蘑菇,而是东北土生土长特有的榛蘑,被称为山珍、东北第四宝。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农村自家养的土鸡配着东北特有的榛蘑,不仅好吃、营养,还具有食疗作用。
4.萝卜炖牛肉:白萝卜炖牛肉汤是一道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白萝卜、胡萝卜和老姜等,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食。不仅美味,同样具有治疗食欲减退、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咳嗽痰多等食疗作用。
5.排骨炖豆角:口味咸鲜,营养价值丰富。
6.红烧鲤鱼/鲶鱼炖茄子: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必须有一道菜——鱼,而且必须是鲤鱼,最初是用来祭神,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在东北有一句俗话叫“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将来自松花江的鲶鱼收拾好,放入开水中滚一下,然后捞出来放入凉水,取出用筷子刮去表面黏液。大个儿的鲶鱼可改切成6-7厘米的小段,小个儿的整条即可。茄子去蒂洗净去皮,撕成条状进锅。
7.狗肉炖豆腐:狗肉本是朝鲜族人民的最爱,朝鲜人的狗肉火锅。特色锅底,炖的是狗肉,狗杂狗排骨。除了鲜就是辣。可能是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补还要加辣椒。一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治感冒!后来在整个东北地区蔓延开来,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8.粘豆包: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在东北,家家户户到了冬天,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包粘豆包。一次制作的数量,足够一家人吃上一个冬天。黄黄的黏米面里面包裹着香甜软糯的豆沙,整整齐齐的排在大锅里面,蒸熟后怎么保存呢?这时候东北的天然大冰箱就排上用场了,放在外面自然冷冻,然后装袋保存。孩子们想吃的时候就把它往暖气片上一贴,呼呼地就热了。吃这粘豆包的时候,可蘸东北特有的绵白糖吃,吃其香甜糯;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着吃,品其香酥脆。若是再复杂一点,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就变成了北京的名点心“驴打滚儿”。
9.饺子:和豆包相同的是饺子也是东北人家常吃的主食,过年之前包上各种各样馅的,冻上,等想吃的时候拿回来一煮,方便又好吃。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也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10.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11.糖瓜:东北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12.炸丸子:东北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炸丸子的习惯,我个人特别爱吃丸子,每个妈妈都好像大厨一样,每个妈妈炸出的丸子味道都不一样,最好吃的是素丸子,萝卜家上面放在油锅里一炸,基本上一次就是一盆,酥酥脆脆的超级好吃。
13.卤肉:一般在年三十的前一天,妈妈们会熬上一大锅卤水准备卤肉,当然不光是肉,还有猪蹄,肘子,小鸡,鸡腿,等等等。准备好了之后等到吃的时候回锅热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