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毛丝麻,这四类是天然纤维,相对于化学纤维来说,更环保,对人体也更有利。而羊毛又是这四类中偏高档的品种。面料档次的高低与后整理有很密切的关系。下面介绍一下毛织物特种整理,主要是防缩整理及防蛀整理。
防缩整理
毛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受到机械作用会发生面积收缩、变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松弛收缩和毡缩。产生松弛收缩的原因是毛织物中的纱线在纺织染整加工中受到张力的作用伸长后,没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存在着潜在收缩,织物浸入水中时,纱线发生变形,伸长回复,造成缩水。
为了防止毛织物松弛收缩,生产中常常将织物给湿或浸水,然后在松弛状态下用较低温度缓慢烘干,使其自然收缩,这种方法常称为毛织物的预缩整理。
羊毛纤维具有缩绒性,毛织物在湿热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毡缩,使织物面积收缩,形状改变,绒毛突出,织纹模糊不清,弹性降低,手感粗糙,织物外观和服用性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
羊毛防毡缩整理的方法有降解法和树脂法两种。羊毛可以用各种形式进行防毡缩整理,然而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主要以精梳毛条、针织或机织坯布、针织服装进行。目前毛条处理的占75%,以针织服装(羊毛衫)处理的占23%,以织物处理的仅占2%。
防蛀整理
毛织物易受蛀虫蛀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羊毛防蛀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侵蚀羊毛的蛀虫可分为两类,即鳞翅目蛾蝶类和鞘翅目甲虫类,它们在温暖气候下活动和繁殖。常用的羊毛防蛀剂有熏蒸剂、触杀剂和食杀剂三类。对氯二苯、萘和樟脑等为常用的熏蒸剂,利用其挥发性杀死蛀虫,常用于密闭容器中保存或贮藏羊毛制品。但它们逐渐挥发完后,即失去防蛀作用。氯苯乙烷是一种有效的触杀剂,溶于汽油或用乳化剂乳化后喷洒到织物上,杀虫力强,但不耐洗,且会引起公害。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蛀剂有灭丁、尤兰和除虫菊酯等类物质。其中除虫菊酯类防蛀剂对人体无害,幼虫食后不消化而死亡。除虫菊酯可以合成,因此这类防蛀剂发展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