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税”再次引起争议!
这几天又看到有开发者抗议“苹果税”的新闻。
下面的对此事的讨论也很激烈。
不过评论中有些人好像并不清楚“苹果税”的逻辑,
于是讨论成了“意识形态”之争。
事先声明,我只购买过电脑端的软件。
爱奇艺、优酷、之类的会员也是在网页扫码购买。
所以在iPhone上购买是否比安卓贵,
我不做判断。
但这并不影响我下面的分析。
苹果税到底是谁在交?
苹果的抽成和商场抽成类似。
消费者到商场买东西,
商场会按比例抽成。
开发者通过苹果平台售卖软件或者服务。
苹果按比例抽成,抽成就是“苹果税”。
在资金的流动上是消费者付款,
钱先到苹果手里,
然后扣掉抽成,剩下的给开发者。
但财务上,是苹果收到全款,然后全部给了开发者,
开发者再支付给苹果服务费,也就是抽成。
“苹果税”是开发者交的,而不是消费者交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真的可以转嫁成本?
有的人说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后都是消费者买单!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古老的“谚语”,
经常拿来形容买卖关系。
在文学上,这句话非常成功,
但在逻辑上,却充满漏洞。
羊是不需要用羊毛换羊毛的,
消费者也不会用钱去买钱的。
(不要跟我说买外汇)
同样逻辑错误的,
还有那句商家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商家如果真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那就不会有亏损企业了。
所以这些话都是文学而不是经济学。
真实的市场是什么样子!
真实的市场是,
商家成本很低也可以卖很高的价格,
只要有人愿意买!
商家的成本很高也可能亏本卖,
只要他迫切想要卖出去。
所谓的“转嫁成本”,本质上是商家经营成本增加同时,又想保持利润,所以提高商品价格。如果提高后,消费者不买单,那么它可能又降回去。
涨价也好降价也好,都是商家对供需关系的试探,把握准确就多赚,相反就少赚甚至亏本。
开发者和苹果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苹果税”就是开发者的成本。最终的售价,由开发者决定。如果这个App特别受欢迎,那么即使苹果不“收税”了,他也不见得降价!
写在最后,存在合理的利润吗?
有人经常讲要赚“合理的利润”,
如果“利润不合理”就是黑心商人。
但真实的世界就没有合理的利润,
只要卖的出去,商家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同样的的道理,也没有“合理的亏损”,
因为消费者不会因为你亏损就可怜你,
就花高价买东西拯救你。
是不是很残酷!
本文由“美科技”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