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丝绸之路明珠古代欧洲人口中的洛阳和长安都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04148.html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东西方通道,其原型是先秦时期的玉石之路,早在商代时期,就有新疆和田的美玉被交易到中原腹地的殷墟;到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对匈奴用兵,汉武帝凿空西域,第一次将丝绸之路伸出了国门;到东汉时期,班超和甘英对西域的经营,使得丝绸之路远播欧洲,罗马帝国商人甚至还遣使到洛阳,为的就是索取西方人趋之若鹜的丝绸。

罗马帝国与东汉帝国双峰并立

丝绸之路带来的不仅仅是中西方贸易的频繁交流,其文化碰撞更不可忽略。如丝路沿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都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佛教更是沿丝绸之路慢慢渗透到中土,在中西方文化激荡交流的同时,那些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胡商贩客也把中华文化带到了西方,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西方历史中的那些丝路明珠:

丝绸之路泊来的西方特色艺术

长安:Khumdan(胡姆丹)

胡姆丹,或译库姆丹,是粟特拜占庭文献中对隋唐长安的称呼,最早见于拜占庭史学家塞奥菲拉克图斯的著作《历史》,其著作撰写于公元-年间。另有学者指出,早在西晋时期的粟特商人就将长安称为胡姆丹(xwmtn)。关于胡姆丹的含义,学者的解释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是宫殿(Kongtien)的误读,也有人认为是汗堂(KhanTang),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是金殿。也有学者认为Khumdan的是关中古方言,而Khumdan在维吾尔语中,有“窑炉”和“焙烧窑”的意思。

唐长安大明宫

洛阳:Sera或Saraga(丝之国国都)

在战国至东汉的西方历史文献中,称中国为Seres(丝绸之国),如罗马共和末期的一位罗马诗人在其《农事丝》中曾写到:

赛里斯人(Seres)从树叶上梳下精细的羊毛。

当时的罗马人对中国的丝绸一无所知,他们误以为从东方传来的的丝绸是长在树上的。到公元1世纪之后,罗马帝国终于第一次成功地来到了汉帝国的京师洛阳,这次中国之行被记录在了《后汉书》和西方文献《地理志》当中。

西域胡人

在二世纪前叶的西方文献《地理志》中,记载了一名叫梅斯(uaes),又叫蒂蒂阿奴斯(Titiianus)的人,从石塔(lithinosPrygos)到赛里斯(Seres)的国都赛拉(Sera)的旅程,正是由于这次的中国之行,西方人才第一次了解从石塔到Sera的丝绸之路,这里的Sera正是东汉帝国的京师洛阳。所以Sera洛阳,也有丝国之都的美誉。

此外,在八世纪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洛阳的外文名被译为Saraga,长安为Khoumdan。在唐朝僧孺的《梵语杂名》中也称呼长安为Kumudana(矩亩娜曩),洛阳梵语中依然为Saraga(娑罗俄),可见至少在唐朝末年,洛阳依旧被西方称为丝国之都。

罗马帝国使者到洛阳南宫觐见汉帝

可能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曾经的丝路明珠洛阳与长安,还有这样的外文名字,但这些真实的历史都被记载在了中西方的文献之中了。

参考资料:

1.杨共乐,《罗马史纲要》,第四章,罗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罗马史纲要

2.易中天,《易中天中国史》之《两汉罗马》

易中天中国史

3.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

罗马使者到洛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