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薅羊毛被违背的契约精神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1#

老话里总是说吃亏是福。在老人们的眼里,认为肯吃亏的人,总会有厚报的时候,即有所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并且往往爱占便宜的人,只是赢了眼前微利,却失了大贵。

而在生活中,不管是生意场上或是其他哪里,我们几乎都不喜欢与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打交道,尤其是那些热衷于“薅羊毛”的人。

最初“薅羊毛”这个典故是出自年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宋丹丹饰演的白云大妈为了给老伴织一件毛衣,利用给生产队放羊的便利条件,揪羊毛搓毛线,被扣上“薅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本意是指拽羊毛。

而现在,指以80后为代表的新兴都市族们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开展的一些优惠活动引发了浓厚兴趣,并专门出现了这样一批人,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这种行为被称作薅羊毛,这样的人,被称作羊毛族。

在电商全网普遍的现代社会,针对网店“薅羊毛”的事情可以说是很常见了,但是“薅”到全网都愤怒的情况却很少见。

前段时间天猫有家水果店便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由于网店店主“果小云”的操作失误,把28.8元克的脐橙标成了28.8元斤。并且被一位在B站拥有近60万粉丝的运营大up主“路人A-”发现。

随即在这位博主的号召下,1万粉丝下单“薅羊毛”,一天拍下23万件1亿多斤脐橙,涉及金额多万元。在商家无法发货的情况下,“路人A-”又号召粉丝们恶意投诉“商家虚假宣传”,网店对每个投诉需赔付多元,使得商家数万保证金全部被扣完,面临关店倒闭。

面对此情此景,“路人A-”却振振有词地把指责他的网友称作“喷子”,并公开发言表示“我个人没有拍下订单,也没有投诉赔偿”,商铺“损失的是保证金和服务费,不是20万订单产生的万”。

不得不说,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诸多网友的谴责,“这不是薅羊毛,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杀羊吃肉!他们的良心只值二十块!”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价格和这个重量的时候,脑子里第一想到的应该是:这么便宜,是有问题还是打错价格了,并且大部分人不会去占这个便宜。

而这群“薅羊毛”*们那双善于发现漏洞的眼睛,便是尽快扩散消息,大家一起来占便宜,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这斤的橙子,而是向天猫投诉得来的赔偿金,讲究的是一个先到先得,丝毫没有为店家考虑。

单单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斤的橙子仅售价28.8元,小朋友都知道的价格明显不对等,“君子不当乘人之危”,羊毛*的行为缺德无疑;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民法规定一种可撤销的行为叫做“重大误解”,其中误解的内容就包括错误的情形,也就是标价出错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便下单了,但是明眼人都清楚的错误,法律自然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下的订单是可以被撤销的。

在这里暂且不去讨论这是否是商家的一场营销举措,以及其中还存在着的其他问题,或许这家店是“黑吃黑”的行为翻车了,但单看这种群众争先恐后的“薅羊毛”行为,游走于法律边缘钻漏洞,在这家店的背后,可能存在着无数拜羊毛*所赐、无处哭诉的商家只能面临亏损倒闭。

换句话说,其实这些民粹的观念,都很粗糙,小市民爱占便宜、爱看比自己好的人倒霉的性格特质在流行意识中具现而已。

如,免费医疗,给民众发钱,增加假期最好天天放假,把领导人抓起来,某个富人是骗子,哪里有穷人被欺负死了,基本都是一些渺小心灵欲望的投射:“外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名,一个是利。”

除了面对商户漏洞“薅羊毛”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前几天微博用户

眸冷骨累的王马丁发帖称自己当年上大学时,“但凡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爱慕的古书,大多是竖排版繁体出版的,就统统借来不还,直接按图书馆规定赔偿。”

就这样十元一本的将《全唐诗》、《李白全集》、《樊川全集》等许多套50年代的古文书全赔回了自己的书房;并且至今,不仅不觉得愧疚,而且还偏执的认为图书管理员是世界上最厌恶、反应又最慢的懒惰虫,而通货膨胀是你永远的朋友。

之后这位博主还以“契约精神”来回应这个问题,认为只是正当的租赁并且已经按照合约根据甲方(图书馆)满意的价格进行了赔偿,办过手续,拿到了赔偿回执单的。

虽然在道德上他既不是遗失也不是损坏,而是主观的不愿归还,但是对于图书馆来说,这三种情况并没有区别,因为无法侦查,所以这个时候钱能体现一切,所有的一切都体现在了违约责任里了。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确实并未有明确的条例规定属于违法,但是从这件事情的本质来分析,钻了校图书馆的漏洞“薅了羊毛”无疑。

不记得在哪儿看到一句话:“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我深以为然,有很多行为在法律上无法判定是违法的,但是在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道德上已经触及了底线,如果以契约精神、利己主义等就能完美的解释并洗白这些行为,无疑是强词夺理。

掩盖得了内里丑陋的嘴脸和肮脏的灵*吗?

这里并不是说任何“薅羊毛”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获取正规的优惠券等,掌握合法的“薅羊毛”商业行为。

受害的店铺不止果小云那一家,散播这种有违道德的也不只是路人A一个,他们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打着规则的旗号去违反规则的行为永远是不可取的。

最终的后果侵害的也只是双方的交易安全感,让制度本身变得无力,当一个行业变得人人自危,那离走向衰落也不远了。

再好的东西,你不可能永远拥有,不必计较一时得失,莫不如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布施你的善良,散发你的热量,提升你的人格,收获明天的阳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