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财经无忌
躺落在互联网角落的迅雷正在被用户遗忘,却因为最近的一则“前CEO涉嫌职务侵占”的公告登上了热搜。
人们不知道,曾经世界第一的互联网下载工具软件迅雷,不断掉坑,不断踩雷,已经跌跌撞撞活了近18个春秋。伴随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雷已然活成了一个创业公司研究标本。
纵观互联网的几十年发展,时代的演变从不拖泥带水,浪潮一次又一次的拍打着迅雷,可它却浑然不知。
历史总是相似的,当我们复盘整个互联网下载工具的发展变迁,总是能得出一些规律。深陷“宫斗”大戏的迅雷不是第一次,但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迅雷正在被整个时代抛弃,且没有余地。
第一次初相遇
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在北京的中关村南大街上树立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一句足以载入中国广告史的“金句”:
“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米。”
作为中国最早的、针对普通民众的互联网企业,瀛海威的身上诞生过很多个“第一”。比如收获了“中国第一代网民”,出现过“中国互联网第一则感人故事”、惹上了“中国网络名誉权第一案”,创始人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第一人”。
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互联网下载工具的诞生也几乎是从瀛海威开始的。
年,瀛海威上的22名“注册网员”向北京消协投诉,要求瀛海威返还没收的信用点,并赔偿网民的名誉损失。
事情始于瀛海威的“有奖下载活动”。该年5月,时空网络“资源中心”推出了“瀛海威客户端软件”,鼓励用户下载使用,且标明每完成一个软件下载,系统将自动奖励下载人20个信用点,1信用点当时相当于0.1元,可在瀛海威时空上网1分钟。
但由于瀛海威并没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用现在的术语表述就是存在BUG,而众所周知,有BUG的地方就有薅羊毛*,很快全网就掀起了“刷点”风波。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觉察到“刷点”问题的瀛海威,处理方式竟然是直接封停所有账号、删除言论、实施严打。
此前多次与用户发生冲突的瀛海威,这次直接被愤怒的网民称为“独裁”、“疯狗”、“私设公堂”,企业口碑直线下降。
在中国的互联网史上,瀛海威虽然属于迈向新时代的先驱和拓荒者,但如此粗暴的对待用户也让它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殉道者,随后消失在了互联网海洋里。
瀛海威的倒闭也不完全是一个悲剧,名噪一时的它几乎教育了国人所有关于因特网的概念,给整个森林提供了养料。
在经历了瀛海威下载风波后,人们对于互联网上的软件,尤其是一些付费软件更加挑剔和谨慎。
此前由瀛海威培育起来的付费上网逐渐开始分崩离析,免费的软件此后将占据未来二十多年,乃至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
混乱割据时代的个人胜利
瀛海威倒下了,中国互联网却迎来了第一个兴旺期——门户时代。用户对瀛海威的不满,却间接促成了当时其他网络下载工具的繁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下载工具软件层出不穷,比如支持断点续传的NetVampire(网络吸血*)和有批处理任务下载功能的GetRight。后者因遍地的注册码,用户人数也是需要注册费的前者数十倍。
彼时,上海交通大学的洪以容在年开发了一款叫做NetAnts网络蚂蚁的下载软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款单点多线程下载软件。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款纯英文界面土味十足,但它却把断点续传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断点续传的理解,支持5个线程同时下载同一个文件。速度是当时下载工具的好几倍。
据说这款软件的蚂蚁形象还是他妹妹设计的,下载的时候最爱看那个下载进度栏,文件下载结束的时候还会说句“FileDone”。
洪以容的网络蚂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给中国软件界树立了信心,还开创了国产软件走向海外的先锋,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