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英文版竹纤维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竹纤维的分类及代号.规定了竹纤维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竹材为原材料加工的天然纤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造纸原料酸不溶木素含量的测定
GB/T.10造纸原料綜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GB/T.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纺织晶麻纺织产品术语
GB/T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
GB/T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
GB/T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GB/T.2大麻纤维试验方法第2部分;残胶率试验方法
GB/T.3大麻纤维试验方法第3部分:长度试验方法
GB/T.4大麻纤维试验方法第4部分:细度试验方法
GB/T-植物单根短纤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GB/T竹产品术语
NY/T苎麻纤维拉伸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GB/T.GB/T和GB/T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纤维bamboofiber
竹材经化学或机械加工制得的包含单个纤维细胞和多纤维细胞集合体的束状。丝状或絮状单元。
3.2
纺织用竹纤维bamboofibersfortextiles
竹材经分离制得的长度一般在30mm以上.道合纺织加工的保持竹天然性状的束状竹纤维。
3.3
非纺织用竹纤维bamboofribersfornon-textiles
竹材经分离制得的,不适合纺织加工的保持竹天然性状的束状竹纤维。
注:主要用于复合材料。
3.4
回潮率moistureregain
按规定条件下测定的材料中水的量。
注。以试样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干质量的百分事表示。
3.5
公定回湖率conventionalmoistureregain
材料回潮率的约定值。
3.6
残胶率residualgumcontent
纤维中残留胶质的干量对纤维干量的百分率。
3.7
断裂强力breakingforce
在规定的条件下.纤维被拉伸至断裂时所施加的力。
3.8
断裂强度breakingstrength
纤维的断裂强力与其线密度的比值。
3.9
竹硬丝stickyfiber
粗面硬、超过纤维线密度%以上的竹纤维。
3.10
竹粒nep;
细短的竹纤维扭结成的粒状疵点。
4分类及代号
竹纤维经加工呈松散状态.依据长度细度是否可纺。分为纺织用竹纤维和非纺织用竹纤维。依据纺织用竹纤维长度.分为棉型和麻型;非纺织用竹纤维依据理化指标分为四种类型,主要用于复合材料。
见表1.
5要求
5.1纺织用竹纤维
5.1.1感官质量
色泽均匀一致,纤维柔软,无异味。
5.1.2理化指标
纺织用竹纤维的理化指标要求见表2。
表2纺织用竹纤维理化指标
5.2非纺织用竹纤维
5.2.1感官质量
外观色泽均匀,无霉变.无明显杂质和异味。
5.2.2理化指标
非纺织用竹纤维分为1II.I和IV型,具体理化指标见表3.
表3非纺织用竹纤维理化指标
6试验万法
6.1感官质量
6.1.1柔软度
随机抽取20σ~30。样品.曾车车堂中杜松.监宗纤维柔软程度,
6.1.2气味
6.1.2.1随机抽取20g~3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摩擦的方法提高样晶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
6.1.2.2对于不易鉴定的样品,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中.置于60C~70C水浴锅中.盖上瓶塞,保温8min~10min.开盖嗅其气味。
6.1.3色泽,霉变及杂质
随机抽取20g~30g样晶.在贴有黑纸的平板(20cmX40cm)上均匀摊开,在自然光或近似自然光下观察整体颜色和光泽,霉变以及杂质情况。
6.2纺织用竹纤维线密度
随机抽取20g~30g试样,按GB/T.4的规定进行,棉型竹纤维截取长度为20mm.麻型竹纤维截取长度为40mm.
6.3纺织用竹纤维断裂强度
随机抽取20g~30g试样.按NY/T的规定进行。
6.4纺织用竹纤维残胶率
随机抽取20g试样,按GB/T.2的规定进行。
6.5纺织用竹纤维酸不溶木素含量
随机抽取20g试样,坟OD/T.0的规走进仃。
6.6纺织用竹纤维回潮率
按GB/T的规定进行。
6.7纺织用竹纤维白度
按GB/T的规定进行。
GB/T-英文版bzf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