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现在已进入科技无人区。
我们一直在强调聚焦主航道,这是华为的底层战略思维。但是什么叫进入科技无人区了?这个无人区又是什么意思?。
任正非其实一看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无人区,他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三无产品”。那么是哪“三无”呢?
第一个“无”,就是无人领航,你已进入这个细分科技领域,你就是老大。大家都知道,华为在5G时代以前,并不是通信领域的头部企业,甚至在国际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当时,通信行业是巨型企业林立:来自瑞典的爱立信,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来自美国的思科和高通。他们都是通讯行业的领航者。当年,爱立信就非常自豪地跟我们说,我们就是华为的灯塔,我们一倒下,你们华为就要搁浅。
当时的爱立信确实有嚣张的资本。他们从二战时期就开始做通讯领域的订单,事实上,北欧的大部分轻重工业集团,都是在二战时发家,然后在战后逐渐成为行业的垄断者,因为他们足够专业,品质上佳,且在领域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爱立信不仅成为了龙头,也成为了“刺头”,在科技专利问题上,把咱们的中兴、把苹果和三星都告了个遍,树立起行业第一的地位和压迫力。
但是,现在的华为已经脱胎换骨,我们已经成为某种灯塔了,在5G通讯领域,华为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解决方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这就叫无人领航。
第二个,无既定规则,既然你是先行者,当然没有规则。无人区有什么规则?对不对?有人去才有规则,因为有人才建立了规则。
那么最后一个就是,无人跟上。这个又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永远没人跟得上,一定有人会跟上。除非这个东西不是个好市场,不是个好领域。但是记住,这就是一个拓荒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没有终点。当现在的企业踏入华为的无人区以后,华为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无人区。如此循环往复,大家一直在黑暗森林当中摸索。
在无人区里,你永远是慢半拍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许多人喜欢去谈价格,我的产品定价高,你的产品定价低于行业水平,这没有意义,在无人区里,我们需要谈的是价值。
咱俩比价,货比三家,这个招投标是个最有意思的方式。一旦你进入招投标,你这个公司就会很痛苦,不管是国有企业招标还是民营企业招标,因为到最后就是低价者胜出,低价者胜出基本上等于垃圾胜出。怎么做低价?我又没有核心竞争力,我只有一个,叫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招投标是个很奇葩的东西,如果你的企业有更高的价值,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血液,你就不需要招投标,因为行业里就你一家,没法招投标,你也不需要。
因此我们总结出来,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或者说新经济时代,任何公司都可以用两个套路。甚至两个套路你二选一,都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发展。这两个套路是原阿里科技顾问曾鸣教授提出来的。
第一个,就是重新定义赛道,由你的企业直接进入无人区。别人都在传统行业做线下,你就在传统行业搞线上,这样别的企业在成本、体量、效率上面,都没法跟你对抗。今日头条的精准需求定位、拼多多的补贴团购,都是在重新定义赛道。
第二个,就是纵向深耕技术,横向开放合作。这个就需要你在原有的赛道,去做积累、沉淀、整合,需要你在规则下跳舞。这种模式见效会很慢,需要考验老板的耐心,去做长线运营和规划。
不论你选择哪一种,华为的科技无人区的思路,希望能够给每一个企业家和老板一点启示,能够让你的企业实现突围。#企业#